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第012版:奋斗正当时 2024年重庆两会专题·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支撑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2023年工作纪实

  美丽新重庆 摄/龙帆

  重庆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

  加强耕地保护 摄/甘昊旻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渝西高铁建设有序推进 摄/尹诗语

  九龙坡区中梁山矿山公园

  数字化引领下的不动产登记改革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摄/朱大治

  核心提示

  1月14日,在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不少游客和市民汇聚于此。放眼望去,长江波光粼粼,东水门大桥飞架两岸,对岸湖广会馆灰瓦黄墙尽收眼底,渝中朝天门、江北大剧院、南岸双子塔等“两江四岸”标志性景观徐徐展开,彰显着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

  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作用。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答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答卷,努力在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离不开高水平规划的引领支撑。

  过去一年,全市围绕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目标,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科学布局各类要素,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了磅礴势能。

  守住安全底线

  多跨协调、闭环管控三峡库区危岩地灾

  去年10月17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表扬巫山县成功预警和处置兑窝子坪特大型滑坡灾情的通报》,公开通报表扬成功预警这起灾情的单位和个人。这是《重庆市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暂行规定》自去年7月1日施行以来,首个获市政府表扬的地质灾害防治典型。

  青山连绵、奇峰如削的峡江美景让人叹为观止,但山高坡陡的地形,阴雨连绵的气候,也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时时面临着地灾威胁。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3年10月6日17时,地灾群测群防员王安然在例行巡查中发现兑窝子坪监测点出现异常,立即上报镇政府,同时在监测点设置警示牌,通知村民随时准备撤离。

  10月9日9时,监测点附近道路和民房出现裂痕,不仅水泥路上有裂缝,一处废弃房屋的裂缝也从一指宽变成了三指宽。现场立刻拨通了镇上的电话报告险情,并提出立即组织群众撤离避让。

  10时30分,第一批37户、96位村民全部撤离危险区域。半小时后,30多米厚的泥土顺着山势席卷而来,共42栋房屋陆续垮塌,670亩农作物受损,所幸因提前发现和及时预警,未造成一人伤亡。

  成功预警处置巫山县兑窝子坪滑坡特大灾情,凝聚着全市守住安全底线,全面提升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能力的不懈努力。过去一年,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认真承担好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专班办公室职责,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协作机制,细化落实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风险治理工作任务。

  “我们加快研制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数字化应用,建立国内首个岸坡高精实景三维全息数据空间底座,建成小流域风险预警管控示范,实现以乡镇为单元的分级预警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精准预警。”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全市还加快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岩溶技术委员会等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迁建重庆并启动建设程序。

  建设数字重庆

  迭代升级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能力

  对于同一片地块,甲部门说是湿地、乙部门说是林地、丙部门说是产业园,由于信息不对称,这类“规划打架”时有发生。

  如今,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牵头建设“重庆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包含了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二三维一体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国土空间治理工具箱。上线运行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渝耕保、产业用地智治、不动产登记4个应用纳入全市重大应用“一本账”。实现全市空间资源大数据共享,让国土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等各类规划实现协调融合“不打架”,确保空间资源用途与边界一致形成“一张图”。

  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是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去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不断运用数字化思维和手段,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加快融入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提升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夯实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为国土空间治理提“智”赋能,全市迭代形成两版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实施方案,构建“4510”任务体系,梳理集成10项核心业务,建立“市、区县、镇乡”全覆盖全贯通的国土空间信息平台。

  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重庆)建设,我市印发总体实施方案,在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开展100余项场景应用探索。加快构建国土空间三维实景图,完成75个示范镇街重点区域建成区二级图(L2级)建设。

  “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提升市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的呈现能力,通过优化综合信息系统,增强驾驶舱操作能力,将驾驶舱与应用功能相结合,实现空间治理操作便利化、智能化。同时,通过与高分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单位的合作,加快建成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数据五库融合,为三级治理中心、六大系统和基层智治提供统一地理信息基础服务。”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

  持续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

  去年12月2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2022-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在重庆举行。《规划》以保障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内容为总体目标,到2030年,区域协作机制更加完善,生态廊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生态“共保、共建、共享”格局全面形成,“六江”生态廊道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关键保护带、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带、巴山蜀水生态人文魅力展示带。

  《规划》聚焦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和涪江的干流沿线区域,统筹部署和实施8大行动计划和21项重点工程,着眼提升川渝两地跨区域、跨流域协同治理的能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质增效。

  过去一年,全市持续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把国土空间规划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落实市委城市规划专题会议要求,持续迭代升级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规划成果,总体形成了全市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从源头上全面加强规划统筹引领。去年重庆召开市委城市规划工作专题会,加强市规划委员会统筹功能,建立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序管控、专项规划统筹、市级规划与区县党委政府协同等15项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机制。筹备召开市规划委员会议,审议重大规划、重大事项、重点项目27项。

  持续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深化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完成省域架构直辖体制的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谋划渝西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两江四岸整体提升规划和西部枢纽国家开放合作区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持续释放。

  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统筹推进。高质量研究完善中心城区天际线规划、美丽重庆城乡风貌规划、重庆东站站前片区整体规划等重大规划,统筹市政设施等重要专项规划。持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深化推进重庆站、科学城金凤城市中心、重庆高新区九里片区、寸滩保税港等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形象。

  全市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相关自然资源领域工作走向系统集成。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交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首考”答卷

  地处长江上游向中下游过渡地带,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重庆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地丘陵面积占比92%。

  最新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显示,重庆耕地面积2775万亩,其中,坡度大于15度耕地占比接近总量的40%;25度以上坡耕地443万亩,占比达16%。全市耕地图斑破碎、零星分散,“巴掌地”“碗碗土”普遍存在,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仅9.8等,处于全国中下水平。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2023年,是中央对省级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首考”之年。重庆坚持高位推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压牢各级各方面耕地保护责任,全面守牢耕地红线。市委制定了常委会及其成员、市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任务与职责清单,细化明确措施,规范各类用地行为,强化各项保障机制,做好宣传舆情引导,有效避免“非农化”“非粮化”多头管理,确保耕地保护责任“首考”任务取得好成绩。

  强化源头治理,创新运用耕地一本账、两张清单、五色图、七张报表,从严管控“非粮化”风险图斑。统筹协调处理耕地保护和林地管理矛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与林地管理关系的通知》等5个文件,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做到耕地保护红线、耕地后备资源、林地管理边界等空间不交叉、不重叠。

  2023年,我市分类分步推进“非粮化”问题整改复耕,对撂荒导致的耕地流出要求原址整改,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项目,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展整治,不断改善撂荒地块的耕种条件。

  同时,开展耕地恢复补足,将过去不合理流失的耕地逐步“找补”回来。例如,万州区2023年大力实施耕地恢复补足,“找回”耕地3.2万亩,恢复耕地规模接近全市恢复总量的10%。

  目前,我市全面守住《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下达2035年耕地保有量266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064万亩,全市恢复补足耕地35万亩。

  强化要素保障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在渝西高铁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不绝于耳,工人们忙碌而有序推进各项施工,确保各子项目目标按时完成。随着康渝段松坪村、贾家坝、洋房子3座特大桥线下主体工程顺利完工,为全线按期顺利建成投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去年年初,该项目业主单位京昆高铁西昆公司还在为用地审批发愁。为解决该项目的报批难问题,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提前介入项目前期选址、现场调研,组织西昆公司学习报件工作,并协调自然资源部加快审批流程。不到半年时间,项目所涉及重庆市范围内的正式用地就得到批复,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主动服务、联动协调、数字赋能。”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用12个字道出保障用地背后的关键。在面对国家、市级重大项目数量多、难点多、用地需求大的形势下,重庆市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创造出一个个重庆“加速度”。

  去年,我市不断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完善用地保障政策措施,各级重大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成渝中线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实现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保障比亚迪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摸清开发区(园区)产业用地规划、产值、税收等,系统梳理全市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建而未完产业用地情况,探索制定完善产业用地规划标准、亩均任务及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三大工程,编制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规划及实施方案,强化“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空间保障,做好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论证。

  我市全面盘活“沉睡”的资源,不断探索国土空间资源价值实现机制。2023年,在全国率先实践“核心清单+拓展清单”的清单管理模式,明确履职主体和责任边界。持续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试点,通过扩展将古生物化石资源纳入试点范围、初步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国有森林资源作价出资等方式,初步打通自然资源价值实现路径。

  与此同时,通过提高重庆东站片区容积率、提升寸滩邮轮母港片区开发强度、明确金凤片区功能定位等方式,以规划赋能提升实现自然资源价值。

  建设美丽重庆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中梁山是重庆中心城区的“四山”之一,位于长江重点生态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肺叶”。近日,九龙坡区原云峰村村民王大文来到中梁山矿山公园步道散步,作为中梁云峰集中连片废弃矿山治理提升项目的维护人员,看着公园由昔日的废弃矿山变得树木苍翠,鸟鸣婉转,他心里充满了感慨。

  铜锣山、广阳岛等2个山水工程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中梁山矿山公园入选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全面完成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三峡库区腹心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近年来,重庆市强化规划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力重庆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我市积极编制城乡风貌整体大美规划,绘制“新时代美丽重庆长江千里图示范区概览”图,构建6个风貌区、48个山城江城风貌场景。编制16个市级巴渝和美乡村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示范,优化和美乡村空间格局。提质升级了磁器口、十八梯等一批历史街区,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城乡传统风貌示范区。

  此外,我市大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旱改水、零改整、坡改梯、低改高,推进低效“劣质地、巴掌田、鸡窝地”变高产“增收田”,完成7个国家试点项目、5个市级试点项目。按需编制约5000个村庄规划,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编制16个市级巴渝和美乡村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和美乡村空间格局。

  坚持守正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惠民利企

  近日,在九龙坡不动产登记中心,刚刚办完“带押过户”,还未走出服务大厅的买方张先生和卖方徐女士分别同时收到了银行放贷和结清原贷款的手机短信。

  “以前有抵押的房屋,交易过户流程复杂、环节多、周期较长。不动产双预告‘带押过户’不用提前还清贷款,房子就顺利卖出去了,不仅便利还很安全。”卖方徐女士高兴地说。不仅如此,从房屋过户、买方获得新贷款,到卖方结清旧贷款基本同步完成,如此快捷的放贷、还款服务让二人欣喜不已。

  近年来,我市强化不动产登记与金融系统深度融合,实现了不动产双预告“带押过户”过户、放贷、划款、还款零时差、零等待。针对抵押的房屋,买卖双方只需要在手机上核对签名即可完成双预告登记申报,并且可在不归还原房贷的前提下,完成预告登记、过户、抵押、新贷款的发放。

  坚持守正创新,我市始终将改革创新作为推动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在全面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方面,创新实现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一窗受理”“税费同缴”创新试点成效经验被国务院纳入全国复制推广,办理不动产双预告“带押过户”4600余件、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近3万件,涉企不动产登记6700余件,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更优、获得感更强。

  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精准化助企纾困解难,我市大多数不动产登记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依托重庆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建设“金融机构服务系统”,167家金融机构入网,基本覆盖市内金融服务网点,同时辐射周边省市金融机构,累计网上办理抵押登记313万件,实际办理时间平均只需1小时,为企业新增抵押融资超1万亿元。

  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底图底数,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常规监测,建立完善“天地网一体化”调查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市、区县、乡镇、村居四级联动监管。

  探索“一码管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一个编码赋能行政审批,一码串联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全过程,获自然资源部推广。

  张亚飞 陈钰桦 图片除署名外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