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十日,垫江县砚台镇太安村大雷山,贺洪烈在家晾晒红苕粉。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
1月10日上午,垫江县砚台镇太安村大雷山山沟里,70岁的贺洪烈坐在小板凳上,以凳为腿,和68岁的妻子张兴英一起在地里翻土,打算过段时间栽点苞谷、黄豆。
一言为重百金轻。7年多来,靠着节衣缩食、种庄稼、养鸡牛,这对残疾夫妻偿还了债务14万余元。他们用行动证明:诚信大如天,再平凡的人也该活得顶天立地。
儿子患癌离世
给父母留下高额债务
贺洪烈和张兴英夫妻俩都是后天残疾人——张兴英年轻时因头部一次严重撞击,被鉴定为听力一级残疾。
2002年,贺洪烈才把房子修好,搬进新家,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没想到,他在一次采石事故中,因石头塌方致使右脚断裂、截肢,被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
这对贺洪烈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让他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2015年7月,时年28岁的儿子贺友正和女朋友谈婚论嫁,一天上班时突然感觉肚子不舒服,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直肠癌。
“平时我们两个省吃俭用,给贺友准备了一笔结婚的钱,加上儿子的存款,当时我们家还有22万元。”贺洪烈告诉记者,他们带儿子在重庆各大医院治疗,不仅用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前后向亲朋好友借了17.6万元。
无奈病情恶化,2016年8月,贺友还是不幸离世,给老父老母留下17.6万元的债务。
夫妻俩分工合作
7年多来还债不辍
17.6万元,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农村残疾家庭无疑是一笔巨款。家中没了积蓄和劳动力,两个身患残疾的老人如何偿还?
贺洪烈和张兴英都性格顽强、坚毅。办完儿子的后事,两人一人拄着拐杖、一人背着农具,开始下地劳作,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重新扛起家庭的责任。
“人站着能挖土,我坐着一样能。”这对夫妻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干活。他家屋前屋后共有四五亩地,种着当季的粮食和蔬菜,围栏里养着母牛和家禽。
两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手上活由贺洪烈负责;手上做不了的活,则由张兴英干。贺洪烈想好了,大牛不卖,留下来生小牛,小牛养几个月就可以卖大约六七千元。
“彭长莲4.5万、陈文清6万、张兴发3万、杜全惠2万、李松芳1万……他们相信我,都没有打欠条。”贺洪烈始终记得,儿子患癌症后,夫妻俩挨家挨户上门找亲朋好友借钱,有的立马答应了,有的思考了两三分钟点了头,有的回避了……
对于没借他钱的,他能够理解,毕竟自家儿子患的是绝症;对于伸出援手的,他视之为莫大的恩情,坚持一点一点想办法还上。
“没有一个人的钱是天上飞来的,能借给我钱的人,都是亲朋好友,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还清了这些钱,我们两个才可以挺直背说话,不会被一些人戳脊梁骨。”说这话时,贺洪烈提高了语调。
因为夫妻的诚信,原本做好心理准备“有去无回”的债主们,不仅拿回了钱,也见识了两人的好人品。
“他们两个都是残疾人,又出了这么大的变故,我们都劝他们不用这么着急还钱,但是他们信守承诺,还是一百两百、一千两千地送来。”贺洪烈的朋友谭明芳说,自己没有想到,仅仅用了四五年时间,老贺就还清了向她家借的4万元,“真是一分一厘从嘴巴里节约出来的。”
一些欠款比较少的人,都对老人说:“算了,不要紧,不用还了。”但是贺洪烈严词拒绝,对他们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债还清了,我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2000多个日日夜夜,夫妻俩勤劳耕作,还清欠款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
夫妻俩算了一笔账,他们有低保金、养老金、残疾补贴等,再加上自力更生挣的钱,一年大概可以攒上2万元,有时候运气好还不止这个数。
就这样,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贺洪烈和张兴英7年多来还债不辍。如今,17.6万元的债务只剩下了34500元,他俩的心理负担也轻了些。
多方伸出援手
他们有信心两年还清债务
采访中,贺洪烈和张兴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张兴英不时会“消失”,不是去牵牛,就是到地里扯萝卜。
看着年迈的老伴干着体力活,自己却搭不上手,贺洪烈既心疼又着急,目光紧紧追随着张兴英。采访中,他移步到院坝中央,一边聊天,一边翻晒大筐里的红苕粉。
为了尽快还债,两人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一日三餐、油盐酱醋,他们都一遍一遍从脑子过,平时生病了熬一熬就行。贺洪烈身上的外套穿了十多个年头,他笑说自己根本不想换,这件衣服结实、耐脏。
贺洪烈和张兴英的遭遇令人同情,他们的这种诚信为本的美德更让周围的人敬佩。
“两个残疾人、低保户,硬是还了十几万元的债,称得上是‘壮举’。”太安村村民张恩顺是贺家几十年的老邻居,他说,不少乡亲被他们感动,都想办法帮助他们,农忙时上门搭把手。
每隔10天,太安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会上门收一次老贺的农产品,带出山去卖;镇政府帮他家申请了临时救助,修通了出行的小路;垫江县残联组织医生上门为张兴英检查听力,今年3月将为她安装助听器……
贺洪烈说,他对大家的帮助十分感激,也对自己还完债务有了更多的信心。“我还要为还清债务而努力,争取这两年把剩下的钱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