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报的一组报道关注了这样一个问题:快过年了,接不接养老院的老人回家?
“回家过年、阖家团圆”,是国人的情感传统。春节近在咫尺,关注恰合时宜。随着我国加速迈进老龄化社会,很多家庭选择把老人送进专业机构照护。逢年过节,有的老人盼望回家,但许多现实问题又摆在面前。关注并思考如何化解此类困扰,有益且必要。
综合报道来看,接不接养老院的老人回家过年,主要呈现出两种观点:一是回家过年,因为一家团聚更显热闹;二是养老院过年,因为有护工照顾,吃住更方便。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比如,有的晚辈纠结于无法提供专业周到的照料,反而折腾了老人,有损他们健康。
笔者认为,接不接回家需因人而定,要充分尊重老人意愿。部分老人长期居住在养老院,没有与家人“朝夕相处”,故而格外看重节日团聚,就想着回家过年;部分老人则出于体恤子女等原因,选择不回家。老人的想法各有原由,值得被理解;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需求也应尽量去满足。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意味着,不管老人有怎样的意愿,家庭成员都要以适当方式,尽到关怀老人身心健康的义务。
因此,晚辈们不妨先征求老人的意见。如果老人有意愿,想回家过年,那把老人接回家过年是首选。但如果老人没意愿,不想回家过年,那也不必强求。尊重老人意愿,才是最大的孝。
其实,哪怕老人不愿意或不方便回家过年,晚辈们也可以另辟蹊径。例如,把“年味”主动送到养老院,以“老人不回我便去”的态度陪老人过年。与此同时,养老机构也可以针对重要节点优化服务方案。比如,巴南区一老年公寓调查到有2/3的老人选择不回家过年,就特地准备了可供老人子女共同享用的团年餐,以及文艺节目表演和游园活动等。
此外,晚辈不能把对老人的孝顺仅停留于逢年过节,多下功夫在平时,别让老人感到精神和情感匮乏是关键。如果团聚是常态,陪伴是习惯,接不接老人回家过年,可能就不再是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