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果园港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为繁忙的集装箱码头。(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
|
人物介绍 刘保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合作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城镇化趋势和形态、区域重大战略。2013年起参与长江经济带有关政策文件和规划研究起草;主持《新时期推进我国城市更新的思路与举措研究》《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研究》《“十四五”浦东新区发展战略思路研究》等部委及地方课题;获省部级一二等奖6项,著有《农民工居住行为与空间效应》《论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方略》《中国城镇化中的土地制度改革》《长江经济带发展》等。 |
“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地位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1月5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合作室主任、研究员刘保奎在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久大计。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8年来,重庆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优势,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地区)338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万列大关,重庆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2亿吨,全市进出口总值突破8000亿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重庆实现无缝衔接。
刘保奎表示,下一步,重庆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紧扣中央要求、突出重庆特色,坚持系统思维、明确核心指标,乘势而上、久久为功,统筹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重庆是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首倡地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扭转了人们‘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认识,反思了‘重索取轻治理’的生态观,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史上的历史性时刻,也是全世界大江大河治理史、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历史性时刻。”刘保奎认为,从这层意义上说,重庆是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的首倡地,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历史中地位极其重要。
“8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地点选择上兼顾了上中下游、干支流、江和湖,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刘保奎表示,四次座谈会牢牢扭住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经历了立规矩、讲方法,绘蓝图、划重点的演进脉络,体现出在思维方法上的一脉相承和工作方式上的一以贯之、层层递进。
——在重庆立规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了规矩,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在武汉讲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明确提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即: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
——在南京绘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在南昌划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指出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强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刘保奎认为,学习领会好推动长江经济带四次座谈会精神,关键在于始终牢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初心,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生态版图和经济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关键在于深刻感悟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使命,关键在于充分认识长江大保护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范价值。
8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重大变化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沿江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刘保奎看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发生重大转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深刻认识到长江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污染治理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首要任务。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取得重大成就,“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4+1”工程取得重大成果,城镇污水垃圾、化工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污染和尾矿库污染治理短板加快补齐,一批重点难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岸线整治系列行动成效显著,1361座非法码头彻底整改,非法采砂基本杜绝。长江“十年禁渔”攻坚战效果明显,16万多名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三是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全面起势。沿江省市关停了一批排放不达标、有安全隐患的化工企业,加快构建以绿色为底色的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绿色发展试点示范取得积极成效,上海崇明、湖北武汉、重庆广阳岛、江西九江、湖南岳阳、浙江丽水、江西抚州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四是区域融合实现重大提升,区域协同联动不断加强。上中下游发展差距逐步减小,2016年至2022年中上游地区生产总值与下游地区之比从89.6%提高到92.8%。下游地区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上游地区有序转移。跨区域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东西部协作、上中下游省际协作、省际交界地区合作等机制日益完善,有力支持和改善了中上游地区、省域边缘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条件。
五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立足各自优势与特色,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长三角的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及其临港新片区加快推进开放领域制度创新探索,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建设成效明显,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昌、贵阳等内陆开放各具特色。长江经济带对全国稳外贸稳外资作出重要贡献。
重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地位重要,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处于独特而重要的位置,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刘保奎指出,三峡库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不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抗汛和3亿多人饮水安全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潜在补充水源,未来可为京津冀和黄河中游地区饮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重庆要强化‘上游’意识,关键在于强化‘母亲河’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刘保奎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重庆等上游地区是重要的水源区,是长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基础。强化“母亲河”意识,就是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长江大保护。
刘保奎表示,重庆要勇担“上游”责任,核心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扛起重大使命,更高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要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统筹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在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上展现新担当取得新突破,更高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在力争‘上游’水平方面,重庆的重点是加快推动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更好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刘保奎指出,重庆要统筹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综合治理,深入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矿山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保持打非禁捕高压态势,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化低碳转型,加快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努力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重庆要用足用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长江经济带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刘保奎认为,重庆是我国教育重镇、科技高地、人才大市,是长江上游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重要增长极,要用足用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重庆应高标准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统筹用好大院大所科技力量,瞄准基础前沿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刘保奎表示,重庆应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建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同时,重庆应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接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巩固优势产业地位,深入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软件信息、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重庆还要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转移承接,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避免县区间招商内卷和恶性竞争,加强与中下游地区产业布局统筹衔接,积极吸引承接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刘保奎指出,重庆应进一步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的独特优势,加快构建内畅外联、通江达海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成渝)、长江黄金水道为支撑的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提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等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更好地辐射西部地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统筹推进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和制度型开放,努力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扎实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找准建设美丽重庆与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结合点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刘保奎表示,当前重庆正在推进高水平建设美丽重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市域范例,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的实际行动,是当前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最具辨识度、最有标志性的“金名片”。
“2011年我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前,经过面试后,考上了重庆市长寿区的选调生。”专访中,刘保奎深情回忆了自己与重庆的渊源。
尽管此后刘保奎与重庆擦肩而过,但却从此开始关注重庆、喜欢重庆,“重庆长江、嘉陵江等滨水岸线资源丰富、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秀丽。过去几年重庆突出江城、江镇、江村特色,扎实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推进实施城市更新,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推进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修缮工程,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努力实现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建设有机融合,城乡风貌整体大美,美丽重庆建设具备了一定基础。”
刘保奎认为,要找准建设美丽重庆与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结合点:
一是生态修复和生态旅游的结合点,继续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打造美丽河湖、美丽岸线,以上游生态大保护引领带动全流域生态质量大提升,促进全域生态旅游发展。
二是自然山水和文化旅游的结合点,突出保护好长江干支流、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以此为载体,依托高品质生态环境,串联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统筹培育一批高品质高水准的旅游线路,形成自然和人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旅游发展格局,助力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
三是在项目建设上找准结合点,依托和配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谋划一批生态整治修复、尾矿库治理、岸线整治项目,实施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古树名木保护项目,注重投资的整体效应,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