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把乡愁安放在巴渝大地上
第013版:和美乡村 巴渝画卷
上一版 下一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把乡愁安放在巴渝大地上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把乡愁安放在巴渝大地上

单士兵

  在许多人心中,重庆最美的乡愁,曾写在李白李商隐们的诗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牵念,“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行走,昔日乡愁的诗句背景,正是重庆历史上的《富春山居图》。

  新时代,应谱新诗篇;新重庆,要有新风景。要把乡愁永远安放在巴渝大地上,大道通途,就是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市委、市政府召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就是要学好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创造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的加速度。

  近年来,重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一项项细化实化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正在巴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重庆以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为抓手,以点带面有效推动乡村由表及里整体提升。生态特色产业发展量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生美丽蝶变,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破题起势,乡村“四治融合”联动发力,强村富民综合改革集成深化,优质资源要素下乡风头正劲……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不断在为乡村塑形和铸魂,也为乡愁得以安放奠定了基础。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这样的特色和底色,给和美乡村建设带来巨大机遇和空间。当前,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的能力,在全局上谋划,在关键处落子,形成一张张“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的施工图,描绘一幅“上下联动、重点突出、多方合力”的实景画,及时补齐短板,发扬长处,沉淀乡土味道,留住田园乡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和美乡村建设,要在巴渝大地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不能千村一面,而是要各美其美。重庆通过“百镇引领、千村示范、万院和美”创建,聚焦主要任务,进行重点突破。突出规划引领建设精致乡村,突出环境提升建设优美乡村,突出产业支撑建设富裕乡村,突出条件改善建设宜居乡村,突出治理增效建设和谐乡村,突出城乡融合建设活力乡村,突出数字赋能建设智慧乡村……只有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才能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动能澎湃、提高共同富裕效能,以“强引擎”载动乡风乡韵乡愁,让新重庆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建设巴渝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和美乡村,注定应是产业和、生态和、社会和的乡村生活共同体,是一幅田园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全景式美丽集锦。重庆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拥有沉厚的红色文化记忆,形成丰富的传统田园村落。和美乡村建设,一定会全面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让农村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村民富起来,乡韵浓起来,成为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地。

  巴渝大地,乡村和美;滋润人心,德化人心。期待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愁在巴渝大地上得以永远安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