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的一西一东。千百年来两地的协同发展,离不开连接两地的道路交通,尤其是成渝古驿道发挥的历史作用。
随着近现代交通方式的变革,作为传统驿道系统的成渝古驿道逐步衰落并退出历史舞台,但遗留下大量的交通遗存和文化资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线性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与传承。
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历史上,成渝古驿道承担着人口流动、物质交换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功能,见证了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
对成渝古驿道来说,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努力推动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成渝发展同步同向,形成真正的成渝古驿道“黄金旅游走廊”,带动沿线地区的文旅发展。
双城双核驱动“黄金旅游走廊”发展
在活化利用方面,首先要以保护为基础,科学制定不同模式的保护开发方案,并在地区、产业、内容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成渝古道”文化品牌。
其次,以成渝双城双核为发动机,驱动成渝古驿道沿线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形成一条丰富多彩的“黄金旅游走廊”。
再次,打造成渝交通“活态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将古今成渝交通形式融于一体,给游客提供新场景新体验。例如,升级重庆佛图关公园、佛图关轻轨站、长江游船航道等,打造创意“活态博物馆”,一方面展示古驿道历史变迁、交通线路复原的学术研究成果,一方面提供重走古驿道碥路与乘坐现代轻轨、水上游船相结合的沉浸式古今交通体验。
最后,加大普及与宣传。通过各级各类相关机构组织展览、讲座、学术会议等活动,宣传成渝古驿道的历史与现实作用,提高“黄金旅游走廊”的知名度。这项工作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如重庆邮政、四川邮政携手开展的“重走成渝古驿道 看邮政发展新变化”主题宣传活动等。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蜀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王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