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课程、新教材“双新”为契机,如何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黔江民族中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贯彻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推动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努力做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黔江民中样本”。
课程为本
多维度课程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教室里书声朗朗,走廊上生机勃勃,绿色植物走廊作为大自然的缩影,为民中学子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增添了一道景致;
“凝聚青春力量 践行使命担当”主题班歌大赛上,歌声飞扬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
赋能方寸间,铸魂育新人。这是黔江民族中学注重课程教学的实践性,采用“走廊花架”“行走的大思政课”等形式,开展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生动场景。也是学校在“双新”建设背景下,以多维度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有力实践。
“双新”建设无疑是高中育人方向的导航仪,黔江民族中学以“四个统一”为抓手,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内容坚持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统一。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学校建立了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开设选修课38门,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
课程形式采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学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各学科交流和沟通,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尝试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综合育人。
课程评价实现多样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学校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更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课程质量实现高品质与创新性的统一。以注重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把课程与教研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重庆市精品课程,现有市级精品课程4门。
课堂为核
多元化教学变革赋能学生成长
“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黔江民族中学校长陶庆明谈到,“双新”的核心其实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它强调立德树人,强调素养指向,强调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在此思想引领下,黔江民族中学关注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问题,借示范校建设契机,积极探索和推广项目式、大单元教学、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利用信息化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教材、虚拟实验室等先进信息技术,并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育人、学生个性发展,黔江民族中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近年来与重庆市第八中学校联合办学,创办八中云校班,同时通过创办艺体班、开设日语班等举措,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路径,助力学生个性化圆梦。
教研为先
多渠道强化师资促进专业发展
成立名师牵头的课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建立校际交流、外派培训学习的平台,形成以反思、检验、提升为重点的督导考核机制……
在“重庆市普通高中语文创新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黔江民族中学在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等方面深化课程改革、形成教学示范,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这是学校坚持“科研立校”的理念,鼓励和支持教师立足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做到寓研于教、以研促教的实践掠影。
据学校教科室主任马超介绍:近年来,学校每年至少举办4次课程研讨、教学案例分享、集体备课等区域性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校内和跨校的教学展示活动和教育教学比赛。同时建立合作机制,利用八中云校、南充十中以及区域间的教研平台,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教学资源、举办联合培训等,多渠道赋能以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科研立校”的目的。
同时,学校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引领示范、优化教师结构、完善制度管理,逐步构建起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践行“双新”见实效,砥砺前行育新人。近5年来,黔江民族中学立项和结题市级及以上课题23项,市级及以上论文获奖248篇,成功创建了美术课程基地,立项和结题精品课程2项。2022年学校被黔江区教科所评为先进教研学校,马超等3位同志被评为“教研先进个人”。
谭茭 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