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从巴国建都到南宋赵惇即帝位,从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到如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功勋卓著的历史风云人物。市政府先后审议确定了501位重庆历史名人,这些历史名人都是重庆自古以来的先贤先哲、先辈先烈、伟人能人、仁人志士,以及对重庆建设发展的有功之臣,他们的聪明才智、赤胆忠心、崇高品质、家教家风等,是打造人文之城、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资源。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赓续千年文脉,传承弘扬重庆历史名人人文精神,推进“五城建设”,对塑造重庆城市精神丰碑、展示内陆开放高地国际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英雄之城,增加城市硬度。“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榜样的力量,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重庆地图轮廓形似一个汉字“山”,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主城区有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重庆是名副其实的山城,多岩多石,是从不缺“钙”的英雄城市。巴人劲勇,巴师勇锐,多出将领。自古川东门户,扼守三峡长廊,频繁经历战火考验,铸就了这座城市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开疆拓土的巴人先王廪君,刎首留城的巴蔓子,捐巨资筑长城的巴寡妇清,江表虎臣甘宁,三国名将赵云、邓芝、李严,巾帼英雄秦良玉,民族英雄徐邦道,布衣将军冯玉祥,正义将军史迪威,和平将军张治中,爱国将领杨虎城,当代将帅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革命烈士彭咏梧、江竹筠,少年英雄刘文学,一级英模芦振龙,民族脊梁梅汝璈等,这些在重庆留下印记的英雄们,事迹感天动地、精神熠熠生辉。通过设馆纪念等形式,瞻仰重庆历史名人,以文铸魂,对这些英雄人物进行褒扬和传唱,营造人人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风气,塑造城市发展脊梁。
建设历史之城,增加城市厚度。“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不知道本来,就不知道未来;不知道走过的路,就不知道未来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河文明千年润育,历经了大山大川的自然熏陶、大风大浪的军事锤炼、大开大合的社会流动、大仁大义的民俗传承,发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战国张仪历史上首筑江州城,蜀汉严颜死守江州,南宋赵惇升恭州为重庆府,南宋抗蒙名将张珏、王坚、彭大雅在合川钓鱼城打败蒙军进攻,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建都称帝,公孙述在白帝城称帝,林森率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周恩来在重庆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邓小平领导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等,这些都是重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对脚下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了解得越深入,才会爱得更深沉,自豪方能自信,自信才能他信。通过深入研究重庆历史名人和历史名人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时间为主轴,以历史人物为主线,集中展示重庆历史变迁和岁月风云,以史育人,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建设文化之城,增加城市温度。“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重庆“长嘉汇”源远流长,“三峡魂”雄阔壮美,“武陵风”绚丽多彩,独特的资源禀赋造就了独具辨识度的文化形态。巴渝文化、革命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的基础,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的特色。加强重庆地域文化研究,提炼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全面构建重庆文化谱系,突出核心价值观的本土化、可视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重庆历史名人,涉及各个领域,能够充分彰显重庆“六大主干文化”。王尔鉴描述“巴渝十二景”影响至今,彭伯通主编《巴渝故实录》,董其祥提出“巴渝文化”概念;辛亥革命先驱邹容、杨沧白,辛亥革命志士向楚、卞小吾,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赵世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杨闇公,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萧楚女,中国工农红军著名将领王良,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主席杨尚昆;竹枝词创始者刘禹锡,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重建的先行者、开拓者、实践者柯璜,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开拓者夏衍,革命烈士王朴,战地之花绿川英子,爱国侨领司徒美堂等,他们的成就和精神,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打造主题鲜明、叙事流畅、凸显重庆文化韵味的精品展陈,以文化人,构筑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凝聚巴渝儿女广泛文化认同。
铸就科技之城,增加城市亮度。“国之利器,科技为先。”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入研究和掌握,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重庆是一座特别浪漫的城市,能够给科技人才带来更多奇思妙想。科普工作奠基人任鸿隽创建中国科学社,中国地质力学之父李四光,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重化学工业奠基人范旭东,中国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何鲁,中国无线电研究创始人、中国赴北极科考第一人冯简,中国高分子材料事业奠基人徐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创始人顾毓琇,中国西部科学院创始人卢作孚,科技史专家吕子方,数学家劳君展、陈重穆,物理学专家沈懋德、石青云、黄尚廉,化工学家彭用仪,化学工程学家赵宗燠,生物学家戴蕃瑨,植物学家钱崇澍,植物分类学家方文培,微生物学家陈文贵,电子计算机专家夏培肃,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医学家周泽昭,传染病学家钱惪,高电压工程专家孙才新等,均在重庆学习或工作生活过,为重庆乃至全国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西部(重庆)科学城加速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研究机构落户重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研究科技界重庆历史名人,展陈他们严谨的科研精神和卓越的科研成果,以文启智,有利于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建设艺术之城,增加城市鲜度。“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化长廊中的动人图景,是衡量一个时代文化成就的重要尺度。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神苏轼、诗豪刘禹锡,爱国诗人陆游,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著名画家龚晴皋、徐悲鸿、万从木、张大千,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著名作家茅盾、老舍、郭沫若,著名诗人何其芳,著名音乐家施光南等文人墨客,在重庆挥毫泼墨、笔绘春秋、抒情言志,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和恢弘巨篇,诞生了无数传奇佳话。他们给重庆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重庆这座工业化城市留下了鲜艳的色彩。适时发动全市文艺工作者以历史名人的鲜活事迹为题材,创作一批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特征、富有重庆特色的精品力作,引领时尚潮流。通过雕塑、油画、传统书画等艺术形式,平面展板、多媒体屏幕、互动平台、大小模型、复原场景等展陈方式,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讲述好重庆历史名人故事,充分展现重庆历史名人可信、可爱、可敬的光辉形象,以文聚人,积极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增强文化自信。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重庆历史名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鲜活教材,不但能见物见人,更能见事见精神,加快重庆历史名人馆迁建,努力把重庆唯一的综合性人物纪念馆打造成重庆“文化客厅”,展示内陆开放高地国际形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