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个人的阅读偏好,我比较关注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著作。去年,我就推介过“百本好书送你读”活动中张国刚教授的《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如果说《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是从大范围、长时段、历史纵深的角度考察欧亚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往过程,给我们展现了陆地中国东西交流的“凿空之旅”,那么,杨斌教授的《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则从海洋的角度来探索古代中国,用独特的视角、一手的史料和传奇的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曾经踊跃参与亚洲海洋的开拓与交流,海洋中国曾经一度是穿越南海和印度洋的中坚力量。”作者从“船、物、事、人”四个维度,采用故事与学理兼顾的写作手法,力求学术与通俗的平衡,用严谨的史料穿越了古代中国与印度洋的历史迷雾,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着古代中国与印度洋的不解之缘,带着我们进行了一场海洋中国的好奇之旅和时空远航。
船是人与海洋的链接,是人类走向海洋的载体。香港城市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杨斌致力于全球史、海洋史研究,他这次把“船”作为本书的第一部分,以此为切口,带我们从考古的角度探索海洋中国的时间与存在。本书按照考古发掘的时间次序,依次给我们介绍了三艘沉船。1974年,发掘的宋代海船“泉州一号”,发现大量的龙涎香等香料、贝壳和船体附着物,结合宋代文献记载的“泉舶”史料,力证其是“宋代中国和印度洋世界交往的亲历者,是中国人贡献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证”。1998年,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掘的“黑石号”,考古发现,这是一艘满载中国商品、中国水手和商人的阿拉伯制造的无钉之船,“是目前所知最早穿越印度洋和南海的海船”。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的“南海I号”,发现了大量的中国瓷器、异域风格的金器、铁器和很多遗物,可谓之“南宋海上贸易的时空胶囊”。从这三艘船的发掘与考古,作者带着我们追觅海洋中国从唐代被动接受到宋代主动进发的历史,感受到海洋中国与海洋亚洲革命性的变革。
物是人与海洋的记忆,是人类走向海洋的例证。作者以三艘沉船的考古为原点,依次介绍了龙涎香、海贝、椰子、珊瑚等当时流通的商品,结合史料的记载,让一件件实物自己“发声”,唤醒我们对海洋中国的星点记忆。书中基于考古发掘的龙涎香,结合《明史》的记载,综合中世纪的中西文献,发现“印度洋是龙涎香首要乃至唯一产地”,采用抽丝剥茧式探案法考证了古代中国与印度洋的密切联系。同时,本书从中文对于海贝命名的词源出发,采用语言学分析指出,“到了元代,由于中国人辗转乘船航行到印度洋地区,亲眼见识了马尔代夫的特产海贝……从而把印度洋世界的海贝引入中国的词汇和文化当中”,探寻古代中国海洋文明留下的蛛丝马迹。接着,作者又详细叙述了古代中国的“海岛奇珍——椰子”和“好奇之物——珊瑚”,并以沉船考古、史料记载和文人墨客的诗歌表达为佐证,再次肯定了印度洋诸物造访古代中国的历史事实。
事是人与海洋的传奇,是人类走向海洋的书写。本书是一次建构海洋中国新叙事的努力,也努力从古代中国人的书写中考证这一叙事。作者利用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历史记载、汪大渊等人对马尔代夫的记录,翔实地考据了古代中国在印度洋的足迹。同时,他也搜集了海中女儿国、美人鱼与人参果和中国鱼鹰等传说,附之张爱玲的小说,在史实与文化想象之间再现海洋中国的历史密码。
人是人与海洋的主体,是人类走向海洋的勇者。作者又将“人”单独列为一部分,生动再现一个个熟悉历史人物,全景展现了从汉晋时代到郑和下西洋这一千多年中探访印度洋世界的勇者,以期让我们铭记和感怀我们先贤开拓海洋世界的热情、坚韧与执着。本书力图以人为媒,从汉代黄门驿人、东晋法显大师、唐代高僧义净与同行者再到唐宋元明时期的中国人与中国使节,详细分析了古代中国人走向印度洋的政治动因和当时情势,也给出了“从此,古代中国和印度洋越行越远,各不相干”的答案。
人海之间,古今之鉴。翻开这本书,让我们共赴一场星辰大海的历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