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冠长尾雉 |
|
12月4日,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工作人员巡查房舍。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
名片>>>
白冠长尾雉
属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是我国4种长尾雉中体型最大,尾羽最长的一种,为中国特有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VU)物种。
白冠长尾雉曾广泛分布于重庆的四面山、金佛山、五里坡、仙女山、阴条岭、雪宝山、大巴山等自然保护区。
12月5日,海拔2200多米的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坪,雪霁天晴。
山坳里,20只白冠长尾雉沐浴在雪后的阳光下,怡然自得。缤纷靓丽的羽毛、近1米长的尾羽……白冠长尾雉这一身华丽的服饰,让人惊艳。
然而,1998年重庆陆生脊椎动物调查结果显示,仅在城口大巴山区域有不足20只的白冠长尾雉小种群分布。2000年后,据多方调查数据表明,其在重庆原有的分布区域再无野生个体发现,基本可以确认该物种在重庆野外已经消失。
而在雪宝山区域,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不曾在野外发现白冠长尾雉的踪迹。
繁育
故事的源头,要回到重庆动物园。
这一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特色动物保护和利用专业的匡高翔走进了重庆动物园的大门。
“我小时候看川剧,就对刀马旦头上威风凛凛的翎子特别感兴趣,上学时了解到翎子是由白冠长尾雉最长的两支尾羽制作而成,就对白冠长尾雉特别关注。”然而,在重庆动物园工作,每天与动物打交道的匡高翔并未在园里见过白冠长尾雉,“雄性白冠长尾雉修长且绚丽的尾羽使其成为猎人觊觎的对象,过度捕杀是造成白冠长尾雉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人类活动导致白冠长尾雉栖息地破坏与丧失,尤其是森林面积的减少,对其生存造成了很大威胁。”
2000年,匡高翔开始负责重庆动物园鸟类的研究、养护工作,“那时我就有个想法,希望动物园能引进白冠长尾雉并实现人工繁育,再野化放归自然。”
可直到2013年12月,匡高翔的梦想才有了实现的可能——重庆动物园从上海引进了两雄三雌5只白冠长尾雉并开始进行人工繁育。
不过,由于缺乏白冠长尾雉人工繁育经验、白冠长尾雉对重庆气候不太适应等问题,接下来3年,幼鸟成活率都不高。
“虽然前3年的人工繁育算不上成功,却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育雏经验,比如知道了白冠长尾雉卵虽然一年只产一窝卵,每窝6至8枚,但有补卵的习惯。”匡高翔解释道,就是蛋少了它会再产进行补充,一只雌雉一年最多能产卵30枚。
从2017年开始,匡高翔将白冠长尾雉的雌雄配对增加至三组,“每组3只雌雉,9只雌雉一年最多能产卵270枚。”2020年,重庆动物园成功繁育并成活白冠长尾雉50余只;2021年,又有100多只白冠长尾雉成功繁育。
至此,匡高翔“将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自然”的梦想,有了实现的条件。
携手
“当自然扩散难以实现时,人工再引入是恢复一个地区已消失物种的合理手段。”匡高翔介绍,白冠长尾雉在重庆野外已经消失,且在国内绝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内种群密度都在快速下降,“野外再引入的首选方式是从其他野外地点直接捕获并转移野外个体至目标区域。但当野外个体难以获得时,则可选择将圈养繁育个体放归野外。”
白冠长尾雉性机警、怕人,多在林下和比较隐蔽、安静的地方活动,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以植物性食物如树果、树叶、野草为主要食物,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等,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将圈养繁育的白冠长尾雉放归野外,地点选择十分重要。
一次偶然的机会,重庆动物园与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携起手来。
今年4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匡高翔遇到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主任黄亚洲,便请他推荐一个能够实施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项目的地点,黄亚洲向其推荐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后,匡高翔应邀到雪宝山进行考察,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开始了项目前期策划。
匡高翔告诉记者,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就是白冠长尾雉在重庆的原生栖息地之一,保护区内的植被和自然环境非常适合白冠长尾雉生存。
“自然条件具备,重庆动物园又能为野化放归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和保障,这让我们对项目的成功实施满怀希望。”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事务中心”)主任杨泉说。
据了解,这是西南地区首个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项目,也是重庆野生动物保护回归模式的新探索,开创了重庆濒危野生动物野外再引入的先河,成功后将为重庆市珍稀濒危动物野外回归提供典型示范,成为重庆野生动物保护标志性事件。
建舍
很快,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西南大学、重庆动物园、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冠长尾雉繁育及野化放归科研项目(一期)实施方案”正式出炉。
“我们计划用6—8年的时间,实现3个阶段的目标:野放的白冠长尾雉在野外存活超过一年,并成功度过野放后第一个冬季;野放的白冠长尾雉在野外繁殖成功,并且后代成功存活至独立;野放的白冠长尾雉在雪宝山形成可自我维持的野外种群。”杨泉介绍,经过考察选址,专家们决定在十里坪建设总面积952平米、含舍间12间的白冠长尾雉自然繁育笼舍,并从重庆动物园引进10对各个年龄阶段的白冠长尾雉开展野化放归训练。
“我们在建设自然繁育笼舍时,就充分考虑到雪宝山极端天气对白冠长尾雉的影响。”今年9月份开始,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黄吉兰和周李萍就具体负责自然繁育笼舍的建设工作,“十里坪区域冬季有较长的降雪期,气温远低于重庆动物园,因此我们在每个舍间都设计了可遮风挡雨且通风良好的内舍。”
为尽可能接近天然环境,每个舍间内还设置了高低不一的多个栖架、自然地面、沙坑、水池,并种植当地有分布的灌木或小树,配置了草窝、土窝、木窝等多种形式的鸟窝供白冠长尾雉选择。
“在笼舍的地下,我们还模拟自然环境铺设了泥土、石头、砂砾三层地基,在最上层铺上腐殖土。”黄吉兰介绍,笼舍的防护网也经过精心选择:网眼不能太大,防止小型猫科动物钻入捕食白冠长尾雉;网眼也不能太小,防止白冠长尾雉的头颈卡在网眼处。
午后雪宝山刺眼的阳光下,黄吉兰和周李萍的防寒服表面显露着无数个细小的破洞,“都是电焊的火花烫出来的。”
原来,在高寒的雪宝山施工让人望而却步,许多工作只能工作人员亲自上阵,除了电焊,还有搅拌混凝土、搭架子、运土……
最终,原定120天建成的自然繁育笼舍,仅用时48天就全部完工。11月3日,10对白冠长尾雉顺利入住它们在雪宝山的新家。
12月5日,十里坪白冠长尾雉自然繁育笼舍屋顶残雪未融,10对白冠长尾雉已在雪宝山度过了第一个雪天。
野化
阳光下,积雪化水滴落屋檐。
屋檐下,事务中心工作人员王雷和饲养员范美勇、向守福正在为白冠长尾雉准备早餐。
记者发现,他们投喂给白冠长尾雉的食物不仅多样化,而且很有讲究,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野化!
比如:莴笋、苹果要切碎,煮熟的鸡蛋要带壳揉碎搅拌在一起,然后抛撒到笼舍里,让它们习惯在草丛里、土里找吃的;在每个笼舍的竹筒里插入没有切碎的莴笋叶,以此模拟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让白冠长尾雉自行啄食;面包虫要抛撒在笼舍的草丛、地面上,模拟自然环境下生长的虫子,让白冠长尾雉寻找、啄食……
“面包虫是白冠长尾雉最喜欢的食物,一顿早餐要投放300克左右。”因为消耗大,王雷特意从网上买来面包虫虫卵人工孵化后,用腐烂的菜叶喂食,等面包虫长到两三厘米长就可以喂给白冠长尾雉了。
“我们通过研究捷克和法国成功建立白冠长尾雉野放种群的案例发现,野放之前,尤其是幼年阶段,接触的食物越多样,特别是饲喂活的面包虫后,野放后存活率越高。因为其搜寻食物、处理食物的时间缩短,分配给警戒的时间更多,并且消化系统也更适应天然食物。”事务中心副主任邬黎介绍,后期,饲养员将从周边森林收取橡子、浆果、蘑菇及各种植物的嫩芽和嫩叶等,饲喂繁殖亲鸟及其雏鸟,“比如从周边森林中剪取整个长着嫩叶的枝条,或捡拾整段生长着蘑菇、覆盖着苔藓或滋生着蛴螬的朽木,投入笼舍,逐步培养他们在野外觅食的能力。”
“我们希望在2025年左右,将白冠长尾雉个体彻底放归野外,并跟踪观察其生存状况。”匡高翔说,只有实施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试验,对其进行再归入保护,逐步恢复其野外种群数量,实现自然繁殖及种群扩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冠长尾雉易危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