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数字艺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处于世界前列。
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陈学会
■科技和艺术相互赋能,将催生万亿级中国数字艺术产业。
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中央美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
■以虚拟现实、沉浸体验等形式为主的数字艺术,将成为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靳军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变化?12月12日,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在渝州宾馆举行,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企”等领域的30多位权威专家、行业精英,围绕“数艺赋能——数字艺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如何推动数字艺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数字艺术产业共创共赢,实现数字艺术赋能文旅产业等话题,进行了思想碰撞。
产业规模:
中国数字艺术居世界前列
本次论坛采用“1+2+N”模式举行,即一个主论坛大会、两个专题分论坛和多个主题活动,吸引来自全国数字艺术产业领域400余人参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包含数字艺术在内的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远高于其他行业门类。
“目前,中国数字艺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处于世界前列,很多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数字文化领域仅有的两个国际标准:‘数字化艺术品显示系统的应用场景、框架和元数据’标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国际标准,均由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陈学会称。
具体到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茂表示,截至目前,我市数字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约占全市文化产业的35%左右;全市已评定数字文化产业为主业态的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家,入驻数字文化企业560余家,已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次论坛由中国动漫集团、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九龙坡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发展迅速:
数字艺术广泛融入消费场景
“在新技术赋能下,我们已为历史文化带来了崭新的、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数字专业委员会主任代柳梅,以“参与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中数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数字文化的应用场景。他们与多家单位共同打造的三星堆数字全球巡展,采用12K数字科技,清晰再现了古蜀文明神秘面纱之后的绝美面容,实现“文化+科技+艺术”深度融合,受到广泛好评。
“数字艺术,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文化传播形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靳军称,以虚拟现实、沉浸体验等形式为主的数字艺术,使艺术形态更具有媒体性,正大踏步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将成为文化复兴的新路径,也是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而数字艺术的创作,更趋于工业化、数字化以及模块化的方式。
虚实结合:
挺进万亿级数字艺术新蓝海
如何更好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论坛上,专家学者展开了探讨。
“精神永恒,但艺术的载体有其时代性。在不同时代,人们掌握不同的工具,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品。”国际电联手机动漫国际标准联盟秘书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洪表示,数字时代,艺术表达的载体是“屏”。
在他看来,当前的技术体系,偏向于支撑艺术空间和艺术品表达呈现能力的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观众侧的时空一致性介入,并提升双向互动,促进深层次共情。而元宇宙承载着人们对新技术发展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有必要保持好奇和探索。
“科技和艺术相互赋能,将催生万亿级中国数字艺术产业。”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中央美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表示,数字艺术将成为主流艺术,并将打破艺术、科技、商业三者间的“墙”,让全世界的艺术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当前,我们需要尝试利用最新的科技为民众打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用历史人文与数字艺术结合来讲述独一无二的城市故事。
在本次论坛上,国家动漫创意研发中心重庆分中心正式揭牌落户九龙坡。该中心是由中国动漫集团建设运营,将从动漫文化创意研发、数字艺术产业、动画作品创作、动漫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我市动漫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