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充分彰显了党中央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上,对未来世界发展大势的洞察与把握,对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问题的谋划与部署,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要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引导师生把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全面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将人才凝聚起来、调动起来,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是深度关联、互为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高校应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要建设一流学科专业,持续实施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专项行动,深化学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前沿和交叉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加快发展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要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大力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建好科研平台,打造创新团队,促进成果转化,努力实现科研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本科生教育注重培养各具特色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注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不断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日益迫切,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要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加快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以政策、制度和组织机制的一体化部署推动观念更新和方法创新。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构建内外衔接、多方协同的教育评价机制,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变革,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展更加公平包容、更有质量、适合人人、便捷高效的数字教育,提高和发挥教育数字化助学、助教、助管、助交流合作的功能,助力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要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作用,引导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勇于破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潜心传道授业解惑,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人格健全发展,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