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厚生态哲理、生态伦理、生态智慧中寻找借鉴和汲取滋养,拓展和完善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激发和弘扬生态文化的时代精神,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生态文化的时代光彩,创造和丰富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立得住、行得远的新时代生态文化。
新时代生态文化创新性发展“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回溯中华文明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丝绸之路的湮没、楼兰古城覆盖于流沙之下等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文明消失的悲剧接连上演。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们要善于从历史长河和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进步,引领社会变革。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面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文化浸润作用,讲好生态故事、传播生态声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倡导世界人民共同担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责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把人类活动限制在地球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努力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创伤,实现人与地球和谐相处。
新时代生态文化创新性发展“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朴素自然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人共同存在,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物我同一”“天人一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这些质朴而深邃的生态观念都强调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人类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顺天之道,顺势而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新时代生态文化将进一步弘扬和丰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依正不二”等生态哲理观,创新性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关系,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新时代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取用有节”的资源利用观,坚定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自古以来信奉“量入为出”的平衡理念。“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泽及草木”“斧斤以时入山林”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秉承既能满足自身必要需求又不损害自然的生态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这句古语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当前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发展理念,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赋予了新时代可持续发展更深层次的内涵要求,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提供了新路径。要致力于把各国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公平正义。
新时代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顺应自然”的生态宜居理念,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城乡画卷。中国传统城乡建设历来重视自然山水、地形、地貌,既注重创造具有良好功能的物质环境养人,也注重创造富有心理情感和文化品质的精神环境育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城乡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理念,不在高山之下,就在平原之上,水源要充足,但要避开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依靠“天材”和“地利”,就近取材,以减少人力物力负担,不必遵守什么“规矩”“准绳”。“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城依水而建造,水因城而灵动,城因水而秀美,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这些都反映出古人在城乡选址中对水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特别重视。美丽中国建设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乡环境,依托原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山风水韵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让民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作者系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