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心挑选黄豆,到经历推磨过滤、高温煮沸、胆水点制后等过程后,一锅锅细腻白嫩的豆花新鲜出炉,孩子们露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一美好的场景,源自于垫江县澄溪小学校(以下简称“澄溪小学”)课后服务中的“一颗黄豆的旅行”石磨豆花特色课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澄溪小学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课堂与作业,实现教学相容;构建课后服务体系,拓展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2年实践,变化喜人:逐步建立并完善的“双减”长效机制,让传统“书山题海”的作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偏向于以社会实践及动手创造为主的活动和作业,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成长更加出彩。
课堂提质效 作业巧创新
聚焦学生内动力 实现成长个性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是科学“减负”的根本。澄溪小学围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以“阳光文化”为载体,细化课堂改革。
教学升级,课堂增效。学校教师将“双减”精神融入教学,优化教学设置,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设置场景、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性,让学生处于兴奋的思考状态,完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了独立思考能力,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以数学课为例,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其创造欲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通过游戏式、场景式教学,如“卡片游戏”“超市购物”“巧分蛋糕”等,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概念和方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实践经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业变少,作用变大。为了让“双减”政策落地,澄溪小学持续推进作业设计研究,发挥作业育人功能,通过整合学科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各学科老师通过集体备课、讨论,重点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作业与个性化特色作业。教师还结合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小麦种植”“成为百万粉丝文化博主”“追逐中国风”等“劳动作业”“体育作业”“实践作业”。布置作业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教师会根据学情分层布置,灵活要求,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更融汇的知识应用,培养学生探究和表达的能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60门课程 100%参与
五育并举促发展 释放教育新活力
澄溪小学把课后服务阵地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延伸,坚持以“作业巩固为先,发展兴趣为主”为出发点,不断健全课后服务机制,完善课后服务课程设计,开展“五育并举”课后服务活动,努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作业辅导课让学生获得感增强,家长满意度提高。教师倾心辅导,精准训练,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困惑。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点拨思路,自主拓展训练。学生减少课业负担、提升了核心素养;家长也减轻了辅导作业的压力。
“双减”落地释放教育活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澄溪小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深度融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充分发挥老师非专业特长,并积极与政府、社会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建共享,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开设了篮球、足球、网球、版画、国际象棋、石磨豆花等60门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课后服务实现学校艺术课程百花齐放的美好愿景,同时真正成为了“双减”落地的助推剂。学校师生精神风貌明显改善,学生的文化底蕴、文明素养显著提升。
目前,澄溪小学的课后服务参与率为100%。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课后服务活动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学生可自主选课、走班上课,现已形成人人有技能、天天有活动的生动局面。近年来,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在体育、艺术、阅读等领域获得了30多项市级、县级奖项,较“双减”前有较大幅度提升。不仅实现了“减”出精彩、“增”实成长的“双减”愿景,走出了一条富有“澄溪”特色的“双减”之路。
程德生 任建伟 严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