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乡村振兴画卷,法治是强有力的保障、最鲜明的底色。而人民法庭作为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法院”,是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近年来,武隆法院以人民法庭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司法赋能乡村振兴的能动作用,积极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以“小法庭”助推乡村振兴“大事业”。
把调解平台搭在乡镇
日前,在武隆区火炉镇,武隆法院火炉人民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成功调解一起涉农纠纷。
2021年5月,何某林等115户村民将土地共计2000余亩流转给重庆某农业科技公司,后公司经营不善而停业,拖欠了村民何某林等115人劳务费、土地流转费等费用200余万元。
收到立案材料后,火炉法庭考虑到“如果走诉讼程序,可能会激化双方矛盾,难以实质性化解纠纷”,加之该系列案涉及人数多、金额大,并且涉及到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务工收入等“三农”问题,于是启用了涉农纠纷联调机制,邀请司法所、派出所、人大代表等联合开展诉前调解,成功引导了村民以高效便捷、低成本、不伤和气的调解方式化解这一系列矛盾纠纷。
“去年以来,我们在辖区各个乡镇设立乡村振兴巡回审判点6个,在2个乡镇实行了涉农纠纷联调快调机制试点,为村民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司法便民服务”,火炉法庭负责人陆光伟介绍。
把司法服务搬到果园
“法官把庭审搬到了果园里,为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这种形式真好。”全国劳动模范、火炉脆桃基地负责人申建忠高兴地说。
火炉法庭立足辖区乡村振兴产业特色,积极做好辖区“火炉脆桃”“沧沟西瓜”等名优特色品牌保护工作,把为民服务关口前移到基层群众身边,将庭审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公开课,2022年以来,已经开展巡回审判30余场次。
这正是火炉法庭充分发挥法庭根植基层、贴近群众优势,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丰富司法服务供给的生动体现。
不仅如此,火炉法庭还围绕果农们在生产、种植以及后续销售、运输等环节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予以提示,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和保障。
把基层治理融入日常
“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火炉法庭辖区的沧沟乡成功入选。”据陆光伟介绍,法庭协助辖区15个村落制定了村规民约23份,并通过共建法治大院、设立法官联络点等措施,以精准的司法服务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日常。
在以“智慧法院”助推基层矛盾纠纷智治方面,火炉法庭构建了“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诉讼服务模式,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纠纷化解“三进”平台、在线司法确认等智能载体,为村民提供集网上自助立案、自助缴费、网上保全、网上申请调解和司法确认等为一体的线上诉讼服务,真正实现了“一站通办”。 李长幸 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