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重庆举办 |
据人社部官方消息显示,11月22日-23日,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将在深圳隆重举行,全国31个省区市都将组织参会团现场参会。
2021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我市举办,大会不仅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成果,还明晰了行业发展方向、创新举措,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的大会,以“激发人力资源动能 汇聚强国建设力量”为主题,将集中组织开幕式、创新创业大赛、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展览、流动成果展、项目供需对接、技能大赛、青年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作为首届大会的承办地,此次大会,我市组织了5家机构(产业园)现场布展、4个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比赛、2个项目现场签约、5个项目现场路演,并将组织110人的参会团现场参会,全面展示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成果。
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重庆乘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的东风,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逐步形成以产业融合、数据转型、人力资本为方向的创新发展新势头,探索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
数字产品
点燃人力资源服务业“新引擎”
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多功能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如雨后春笋……在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中,融合发展势如破竹,数字浪潮已融入方方面面,成为推动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这背后,离不开重庆多年来的精心谋划和布局。“今年3月,重庆出台《关于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通知》具体来看,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创新方面,我市正大力实施数字创新行动,以数字化、大数据、智能化改造招聘、派遣等传统业务;支持行业机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快发展灵活用工、背景调查、人力资源数据分析运用、人才数字化管理等数字化服务产品。
为全面提升市场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市人力社保局抢抓“满天星”计划契机,全力融入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以服务强化行业数字化水平,以数字理念、数字体系、数字技术推动人力资源软件服务业发展,开发围绕人力资源培育、流转、利用的全流程软件产品。
围绕现场招聘服务需求,依托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活动与市场化服务融合,搭建起“公共+市场”“线下+线上”“现场+跟踪”现场招聘服务新模式。
在提升市场服务就业能力方面,依托“智慧人社”项目,开展社保断保、领取失业保险、市场意向求职人员信息归集,建立待就业人员库、意向流动人员库,搭建“渝快聘”网络招聘平台,通过智能匹配将市场招聘信息定向推送劳动者。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4000家,行业从业人员3万余人,行业年帮助就业超380万人次,日服务人员转岗就业能力超3万人,年引进人才能力超3万人。
创新业态
绘出人力资源服务业“新蓝图”
时间灵活、收入不错、职业新奇……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从事文案写手、网络主播、视频UP主、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职业。
新业态催生新就业形态岗位,这些岗位提供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已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但在创造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问题:劳动者缺少“入行”途径、缺少岗位系统培训等。
瞄准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需求,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紧跟市场需求,着力推动产业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转变,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
“我们鼓励共享用工、劳动者兼职、灵活就业服务创新,支持行业共建短期用工交易平台。同时,还引导行业机构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网络招聘、远程面试、直播带岗、协同办公、在线培训等线上服务覆盖面。”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今年4月市人力社保局正式上线的“渝职聘”为例,该平台是依托“一库四联盟”公共服务平台,为求职者、用人单位开发的精准化、智能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一体化服务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信息、数字化技术,充分调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资源,聚合市场岗位、事业单位岗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信息,实现人岗、政策、培训、创业等智能匹配、精准推送。
同样,支持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创新创业项目也是关键。今年7月,20个参赛项目亮相重庆市首届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不仅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前沿技术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应用,还有聚焦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伍军人等特定群体人力资源服务,以及针对劳资风险、灵活用工、薪酬发放等传统人力资源服务流程再造,充分体现我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发展趋势。
不仅如此,市人力社保局还鼓励行业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附加值服务业态;围绕新就业形态,按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两个方向在部分区县(自治县)开展试点,支持行业机构在试点地区创新服务内容;支持建立业态创新研发平台,加大对研发平台课题资金支持,解决行业创新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金融赋能
培育人力资本服务“新动能”
“建设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有利于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发挥人才辐射带动作用,缩小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人才发展差距,为我国区域人才协同发展作出新贡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力社保局主要领导提交了《关于在重庆试点设立人力资本证券交易所的建议》。
这掀起了一波“人力资本热”。
人力资本只有和金融相结合,才能发挥能量、展现力量。那么,该如何探索金融支持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助力人才创新创业?
前不久,一场“人社+金融”的签约仪式给出了答案。仪式现场,市人力社保局与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个人金融服务、人才企业(项目)金融服务、保障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推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产品等十二个方面深入合作,搭建起“人才”与“资本”间的桥梁。
当天,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还结合“智慧人社”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人才银行产品,包括“渝才贷”和“渝才人资贷”两款产品,为全市人才和人才企业提供全面、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
事实上,早在2015年,市人力社保局就已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开展了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实践应用规则等一系列理论研究,并逐步完善人力资本创新发展先导区概念、内涵研究,开辟出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发展新赛道。
围绕推动人力资本领域实践活动,2022年以来,重庆依托“人力资本联盟”,开展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人力资本增值收益、人力资本价值融资等一系列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目前已成功推出基于人力资本金融价值的“天天开薪”“人才贷”两款产品。
除此之外,市人力社保局还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在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业务拓展,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向人力资本深度开发延伸。
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我市不断推动人力资本服务产业从0到1的跨越,努力打造人力资本服务创新的“重庆方案”。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市人力社保局将凝心聚力焕新出发,加快推动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人力资源服务高地,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贡献力量。
羊箫 图片由市人力社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