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川藏公路世界级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
第011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推进川藏公路世界级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政参考

以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贾书源 陈逢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高校具有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汇聚、创新成果凝聚的优势,但面临产业化水平低、转化利用率低、技术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大意义。

  深化人才教育改革,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发展对接。一是增强面向实践的创新能力。实施“通专融合+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团队、科创班、创新实验班、校企订单式培养等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途径。加强PBL、“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引入,优化“企业家+教师”共同授课、“校内课堂+校外实践”联动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推动课程由知识讲授型向演示体验、探索训练、任务驱动和实践创造型发展,将室外拓展、游戏体验、沙盘模拟、团队合作、商业画布、孵化参观、资本对接等引进课堂。二是推进高校和地企深度融合。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研转化、高端智库等优势,积极融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发展建设。将高校科技成果和地方实践场景相结合,发挥地方政府区域、经济、产业等优势和高校科教、信息、人才等优势,强化信息互通、科研互动、产业对接、产教融合。在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合作、科技研发机构和开发基地建立、科技决策及科技咨询交流、师生创业实践等方面构建起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推进高校与高校,高校与政府、企业间的协同,建立结构调整、多样合作、交叉培养新机制。三是融通创新创业支持机制。给予一流专业的教师适当的政策倾向,将教师被动接受任务转化为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同时为教师提供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产业认知和实践教学能力。聘请校外企业家或创业者做兼职双创导师,引进技术人员专门指导实践操作,扩充师资队伍。通过人性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畅通的晋升渠道,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提高源头成果质量和转化效率。一要提升源头成果质量。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结合学科优势,建立大体量、多学科、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开展前瞻性科学问题研究、颠覆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启动“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行动计划,从源头强化创新能力供给。二是提升转移转化效率。成立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工作,让技术转移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专利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共同承担管理服务职能。建立知识产权、专利代理等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形成集战略决策、管理维护、创新研究、运营服务、转移转化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体系。三是完善成果转化保障机制。以质量和转化金额为导向,在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人才评价时将成果转化纳入考核体系,畅通应用型人才职称评定及职务晋升通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容错免责机制,建立适当条件下有关人员的免责制度。调整优化科技奖励制度,规范提名制度和流程,优化奖励项目、提高奖励质量,奖励真正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研人员。

  夯实技术基础设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应用。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活动及部分高质量科技资源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而技术应用的主体集中在企业,技术基础设施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是连接基础研究成果和产业化应用的桥梁。首先,应统筹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布局。要深刻认识到技术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确立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加强创新的宏观战略研究,强化对国际科学前沿重点领域和方向的谋划,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特别是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加强技术基础性设施建设的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扎扎实实打基础,集中力量构建和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其次,加大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应加强财政资金对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重点投向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等影响创新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基础技术的研发,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完善创新发展链条,着力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此外,应支持和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应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导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基准,通过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联盟等新模式,充分吸纳企业参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科学研究作用,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产用结合、以市场促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加快技术积累和科研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1SKSZ002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