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需要,随叫随到!”党建统领“多元治理” 服务群众“将心比心”从不跟党算账的“老板娘”由市场主体评价倒逼的一项变革探索
第006版:红岩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有什么需要,随叫随到!”
党建统领“多元治理” 服务群众“将心比心”
从不跟党算账的“老板娘”
由市场主体评价倒逼的一项变革探索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岩珍档】

从不跟党算账的“老板娘”

  1992年7月18日,邓颖超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太太,悲泣着一边挪动身体,一边用左手拄着手杖慢慢坐上轮椅,由陪同人员推着缓缓前往告别室。这位老太太就是周宗琼,邓颖超多次夸她是“我党困难时期一位能干的‘老板娘’”。

  1936年,周宗琼、任宗德夫妇入股四川合川胜利酒精厂,负责筹建重庆化龙桥营业处。经过夫妻二人的辛勤努力,两个多月后建成了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房。

  1939年初,周宗琼的一位老同学冉琴舫到化龙桥,对周宗琼说:“《新华日报》现在需要一个门市部,且希望找一个离市中心远一点的地方。有些对共产党政策不够了解的房主不敢租给他们,你能不能把新盖的房子租给他们?”

  周宗琼早就盼望能与共产党有个接触的机会,自然爽快地答应下来,决定将她的底楼作为《新华日报》的营业部。

  1939年夏,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活动经费十分困难。熊瑾玎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委托周宗琼夫妇自筹资金开办一家独立的国防动力酒精厂,为《新华日报》的出版发行提供资金。

  周宗琼的酒精厂办得很成功,1941年至1946年期间,酒厂专门负责后方邮车动力酒精的供应。

  1945年,从事地下工作的部分共产党员因身份暴露,需要秘密撤回重庆。周恩来决定尽快转移他们,可组织上一时拿不出这么多经费。当时,周宗琼有一批货还没出手,她当机立断,主动降低货价出货,把货款全部交给组织,让40多名同志安全脱险。

  1946年,国共和谈面临破裂的危险,吴克坚在上海领导的地下机关奉命紧急转移,党组织再次请周宗琼给予资金支持。周宗琼二话没说拿出资金,保障同志们安全离开上海。

  从1939年到1949年的10年间,虽然身为党外人士,但周宗琼为党的相关活动、革命同志的安全转移等提供了难以计数的资金,在党内同志中有了“老板娘”的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宗琼被调到水利部,在水利战线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在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的夙愿。

  她后来回忆说:“有人说我们党欠我周宗琼几千两黄金。离休后没事,我真的估算过,还真是有的,但我决不跟党算账,就算是我周宗琼交的党费吧。”

  (记者 何春阳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