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准确把握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时代要求
第012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准确把握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的时代要求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刘国强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实践遵循、明确了着力重点。其中提出的“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出了根本指引和明确要求。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这一“着力”。

  把握“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还与之不匹配,国家文化软实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同时,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国角色,这需要通过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超越西方文明最优论、文明冲突论,代之以包容互鉴的文明观来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稳“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于中华文明丰厚的历史底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于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历史,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话语的概念创新、理论创新,向世界呈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立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正在崛起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只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才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创新“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方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充分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充分展示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就和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充分利用国际传播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发动社会公众、海外侨胞、国际友人等多元主体参与。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在话语方式上,坚持说理与陈情相结合、差异化传播与精准化传播相结合、主动积极讲与看准时机讲相结合,以多种方式、多重渠道、多样风格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场敢于发声,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同时,我们还需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探索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模式,跨越跨文化沟通障碍,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在多彩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善于采撷美丽的文明之花,使其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花园中。

  立足贯彻落实提升地方对外开放水平这一重大要求。这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落脚点。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国际传播重心下移,讲好各个地方的故事,呈现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风貌,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内涵。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具有辐射性和示范性意义。近年来,重庆结合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立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建立多层级立体化国际传播网络,在城市国际传播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加强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一是建好西部国际传播中心,继续打造高显示度国传产品,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二是建立更为多元合理的媒介矩阵,完善城市国际传播体系;三是不断创新国际传播载体形式和交流模式,不断打造品牌化的对外传播窗口;四是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成渝地区国际化建设的整体水平,增强巴渝文化和区域形象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力影响力;五是加强区县融媒体建设,推动地方文化特色文化走向世界;六是结合重庆国际传播学院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满足城市国际传播的人才需求;此外,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推动重庆与世界各国城市交往,吸纳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人士来渝,推进巴渝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国际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