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30年和衷共济,30年硕果累累——截至2022年,三峡重庆库区累计引入对口支援各类资金1794亿元,引入产业合作项目1800多个,结对省(区、市)为三峡重庆库区培训各类人才6万余人次、援建学校445所、交流干部1200余人次,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才培育、干部培养、生态保护、灾害治理等方面,全面助推三峡重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
站在新起点,更有新举措——
10月20日,在对口支援招商引资重大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上,76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1237.4亿元。其中,重庆市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782.6亿元;湖北省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454.8亿元。签约项目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
“这些项目与库区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将有力推动库区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引领推动作用。”第十四届“支洽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言献策
情系三峡库区发展
“30年来,北京始终把对口支援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分内之事。”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赵振业说。
“吉林帮助巫溪1.2万名贫困户通过种植马铃薯实现脱贫,脱毒马铃薯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薯’‘致富薯’。”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日昊说。
“上海与万州等地实施结对支援以来,累计提供财政援助资金15.2亿元,援助项目惠及移民群众20多万人。”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潘晓岗说。
“南粤广东与重庆巫山,因三峡外迁移民扶持和对口支援工作结下深厚友谊。”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说。
……
10月20日举行的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大连市、宁波市和重庆市涪陵区的代表分别交流发言,一组组数字、一项项举措、一处处变化,诉说着30年的深情厚谊。“真心实意援,真抓实干扶,真功实效帮。”与会者纷纷感叹。
同样,就在前一天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解读国家战略、剖析成功案例、分享实践经验,为推动三峡库区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建言献策。
“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中药材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柱。”“要继续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立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一句句肺腑之言、一条条真知灼见,尽显与会专家学者对三峡库区的关注关切。
“唱”响未来
谱写库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山水一体,流光溢彩,夜幕下的万州三峡文化园美轮美奂。
10月19日晚,2023世界大河歌会在这里精彩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国内知名歌手以及重庆本土艺术家,唱响大江大河之歌,共同传递世界大河新声音、新故事。
今年,大河歌会分为“河”“和”“合”三个篇章。在万里长江之滨,在美丽三峡库区,人们以歌声为载体,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演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各国艺术家同台演绎世界江河名曲,为长江三峡文旅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第十四届“支洽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世界大河歌会作为重庆文旅融合的“名片”,用文化的力量搭建起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合作的纽带,促进中外艺术的交流互鉴,也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和三峡人文风情分享给世界。
30年岁月变迁,三峡库区面貌日新月异,全国对口支援补齐库区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库区社会事业发展、助推库区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以全国“一盘棋”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库区长治久安。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将持续推动对口合作精准发力,深度拓展经济合作空间和路径,不断谱写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库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