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构建文明实践阵地上千个让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研讨会召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巾帼荣光情系库区三十载 携手共赴新征程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巾帼之花绽放新时代
构建文明实践阵地上千个
让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
新时代统战文化建设研讨会召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巾帼荣光
情系库区三十载 携手共赴新征程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明实践精品示范
黔江区开展微宣讲、公益服务、助农助耕等活动
让文明实践“走新”更“走心”

本报首席记者 张莎

  一个小院坝,一排排小板凳,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情宣讲、热烈讨论……这是黔江立足乡村特色小院开展的“小板凳”微宣讲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场景。

  近年来,为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有效机制,黔江区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品牌。“小板凳”微宣讲文明实践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场天”活动,让文明实践在基层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搭把手”助农助耕文明实践活动,成为了绽放在黔江大地的暖心之花。

  “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黔江区组建1000余支“小板凳”微宣讲队伍,走进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将图书室、农家书屋、乡情陈列馆、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等串联成线,作为“小板凳”微宣讲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小规模、零距离、互动式宣讲为主,向广大群众持续传递党的好声音。

  “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切入,以小见大,这样的宣讲让大家很有参与感,听得懂、记得住……”宣讲员将理论宣讲用接地气的乡音、通俗易懂的语言、创新的宣讲方式,深受村民欢迎。

  家住阳光花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习惯了每周五去附近的红军广场“赶集”。她赶的并非传统集市,而是黔江区创新打造的“爱在黔江·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场天’”活动。

  每逢周五,新时代文明实践“赶场天”活动便在黔江区红军广场和30个街道镇乡同时开启,通过“搭台”“摆摊”“赶场”,将理论宣讲、政策知识宣传、公益义诊、淘宝市场、爱心义剪等服务带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全面激活“邻”聚力,共同开启老百姓“幸福密码”。

  前段时间是稻谷成熟收割的季节,黔江区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太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协调农技农机设备资源,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下到村社,帮助农民抢收稻谷。

  近年来,黔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扣百姓需求,组织专家和农业服务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搭把手”助农助耕志愿服务,实实在在地助力乡村振兴,穿梭在田间地头的“志愿红”,温暖了百姓的心窝。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