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佛寺长江大桥等6座市直管跨江特大桥桥梁结构运营状态监测系统 |
随着数字技术在城市各领域落地应用的加速,重庆市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以下简称“市市政设施中心”)通过数智赋能,提升市政设施数字化应用及管理,压实监管与养护责任,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加强城市桥梁、隧道、人行天桥等结构设施运行维护,加大城市各类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助力推动实现重庆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无人机航拍
智能识别桥梁支座病害
近日,在嘉悦大桥桥头,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对大桥进行360度大巡查。从桥梁整体结构、部件表现,再到桥梁支座病害判断,无人机航拍实现了精准拍摄、自动识别、智能分析。
“过去,我们是由工作人员定期步巡,通过实地勘察、人工测量来发现问题。受限于桥梁支座所处的中间位置,还时常需要高空作业,存在一定的巡查盲区和安全风险。”市市政设施中心设施运行科科长余建说。
如今,利用巡查App,桥梁不同的部件有了精准的巡查频率和标准,还可以实时查看工作人员的巡查状态与轨迹,并由专业人员远程进行病害分析提供处置意见,对病害处理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
与此同时,无人机航拍填补了人工巡查的盲区,避免了占用车行道与高空作业带来的弊端。加之采取无人机辅助定位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可以获取桥梁支座的全息形态,掌握更为准确的支座形变信息。
其中,特别是针对橡胶支座开裂这一典型病害,市市政设施中心正广泛采集数据,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裂缝自动识别方法,为支座的养护提供参考,提升桥梁病害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
24小时监测
实时掌握桥梁结构动态
每天,高家花园大桥及复线桥上,通行的卡车、货车络绎不绝,往来奔波之间,已在桥上留下结构响应数据,并被传输至后台记录。
“桥梁的重要结构节点上安装有上百个传感器,对大桥应力应变、挠度、温度等进行24小时监测。一旦传感器采集数据超出预设值,传感器就会自动报警。”据市市政设施中心大桥维护二处主任黄伟介绍,数据汇聚到桥梁结构运营状态监测系统后,将形成一张张犹如“心电图”的分析图,直观展现桥梁健康状况。如收到预警信息,管理部门将立即派出维护人员到场查看,并把相关数据交由专家分析。目前,已有大佛寺长江大桥、马桑溪长江大桥、高家花园大桥及复线桥等6座市直管跨江特大桥建成了桥梁结构运营状态监测系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家花园复线桥、嘉悦大桥过桥车辆称重子系统已达到非现场执法的精度要求,称重数据取得了计量认证,可直接用于交警非现场执法使用。
黄伟说,“跨江桥梁是重庆交通的主动脉,承载着巨大的交通压力。超重车辆过桥,既带来安全隐患,又造成桥梁的疲劳损伤。通过动态称重系统,辅以交通执法,将有效的减少超重车辆过桥情况,护航民众出行安全。”
提质增效
智慧市政让数据说话
近年来,市市政设施中心按照市城市管理局安排,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目标,用好“一件事”思维,牵头初步完成智慧市政系统建设,着力以数字化助力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目前,智慧市政系统已整合道路、桥梁、隧道、照明、停车五个业务板块,形成了五类市政设施的全要素数据库,全方位接入并展现市政设施“量有多少、分布在哪、状况如何”的实时动态监管数据,为市政设施管理和养护提供了可追踪、可查询、可分析的“市政设施管理字典”,打破了原本市政设施管理范围大、事项多、内容杂的病灶,真正让数据资源来说话。
并且,随着数字化的应用范围逐步拓宽,通过电子政务网的延伸,市市政设施中心实现了多渠道、多场景的桥梁监测,市城市管理局乃至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也可以共享数据,实时掌握桥梁运行状态。
“以前只有大桥维护一处的监控中心才能实时监测大桥,现在中心机关办公楼、大桥维护二处均都可以实时监测。”市市政设施中心副主任何强表示,下一步,该中心计划引入特大桥梁底巡检机器人、隧道巡检机器人等,持续丰富和完善市直管基础设施在线监测的场景和内容,提高城市的运转效率和生态环境,给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为数字重庆建设贡献力量。
张锋 詹米璐 图片由市市政设施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