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湖面上飞过一只彩鹮!”
10月10日,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观鸟爱好者杨秀勇又一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赶紧按下快门。
这并不是珍稀鸟类首次光顾双桂湖——2018年,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定居”梁平;2019年,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来此过冬;2021年,“世界上最小的鸭子”棉凫首现双桂湖;2023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在双桂湖“落户”……
为何这些珍稀鸟类频频在这座湿地公园“安家”?
曾经,双桂湖是梁平区城郊的一个水库,周边居民在湖里肥水养鱼,造成湖底淤泥沉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一度降至劣Ⅴ类。
“湖水发黑发臭,别说是鸟,人都不愿意来。”说起双桂湖的过去,杨秀勇直摇头。
近年来,梁平区高度重视双桂湖生态修复工作,采取“严格保护、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实施净水、治水、活水、养水生态工程。2015年,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试点建设,如何把湿地保护好,把公园建设好?
“建设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首要任务是做‘减法’。”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平区拆除了湖边各类违章建筑,关闭了湖畔周边各类养殖场。
在做“减法”的基础上,梁平区也适当做“加法”。在湿地公园内建设鸟类AI监测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为珍稀鸟类营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科学划分区域,留足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并建立完善环湖智能步道,设置标识牌,让市民在享受生态红利的同时也自觉保护生态。
“珍稀鸟类频频在双桂湖‘安家’,就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证明。”杨秀勇说,这些鸟儿对双桂湖的生态环境最有发言权。
目前,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发现野生动物283种,其中,鸟类213种;野生植物623种。每年冬季,上万只候鸟来双桂湖越冬栖息,有些“过客”变成了“居民”。杨秀勇等观鸟爱好者也成为这里的常客。
2022年11月,梁平区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