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第021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
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
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笔记

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

李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党百年理论创新规律的揭示,重申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为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魂脉”者,统摄思想文化的灵魂、核心和命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在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由旗帜和灵魂衍生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的“魂脉”。何为马克思主义的“魂”与“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把好马克思主义的“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守“魂脉”,根本在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动摇。同时,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同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空洞论”“过时论”等错误认识作斗争,坚决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同于宗教信仰的反科学性认识,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根脉”者,滋养思想文化的根本、源泉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和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5000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庞大根脉体系,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是国家、民族和人民百折不挠的底气所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需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历史文化为支撑的,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际和时代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魂脉”和“根脉”的辩证统一。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魂脉”和“根脉”的辩证统一,既要正视二者的差异性,也要挖掘二者的高度契合性,更要互补互鉴、与时俱进,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明显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关注人的解放与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宏大叙事、格局纵论的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偏重于群体秩序与人格修养,关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视伦理道德、心性养成。二者的明显差异,能让我们从中看到二者相结合、相融通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至上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等,都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互补互鉴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知行观、和谐观、伦理观、诚信观等互为启发、互补互鉴,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贯通“魂脉”和“根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辨明方向、注入活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深处结合、向广度结合、向新处结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独特内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实现民族化本土化拓展空间、提供滋养,让马克思主义愈加展现出符合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样态和新的生机活力。以“第二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向何方”“如何转向”的问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基因”“成长土壤”的问题,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打开更广阔的思想文化空间,在时代前进步伐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