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正在教村民们唱村歌。(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供图) |
“乡村振兴田间行”主题实践活动由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于2021年发起,包含乡村振兴志愿者计划、乡村振兴实习生计划、乡村访问学者计划三个系列。其中,实习生计划面向社会招募热爱乡村、热衷乡村工作、热心帮助农民且可以实习一个月以上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本次计划共招募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藏农牧学院等多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11名学生。此次实习分为理论培训和乡村实践两个阶段。5月4日至5月7日,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以增强实习生凝聚力、提升乡村认知度、掌握乡村工作方法为目标,以晨练朝话、专题授课、现场调研、团队建设、互动学习的形式在西南大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北碚蔡家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九龙坡区英雄湾村、渝北区青龙村等地开展理论学习。
5月8日实习生们正式入村,分为“木星队”和“鱼池T亩”两个小组,分别在南川区木凉镇、巴南区鱼池村开展实习工作。实习生们在村庄里举办多种形式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带着青春的活力与创造力跳出浪漫的“象牙塔”,回归到现实乡村生活的“泥巴墙”,在乡村干、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高校学子的到来为鱼池村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短暂的两个月里,实习生们脚踏泥土向乡村学习、向农民学习,与鱼池共同成长。这个实习的过程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宝贵收获,且看实习生们何以提笔描绘乡村工作的五彩斑斓,分享实习所感所悟。现将部分实习生的心得摘发如下,与读者共享。
更多内容请关注重庆日报客户端乡村振兴频道相关专题。
——编者
心在最高处 根在最深处
张嘉豪
五四青年节之际,我们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西南大学“乡村振兴田间行”实习生的身份踏上了巴南鱼池村乡村振兴路上的实习之旅,并在此成就了一个光荣的称号——“鱼池新青年”。我们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但此时此刻都怀着同一个梦想,共聚在鱼池村,在乡村这个大舞台上开启了新青年的青年大学习。
在前期培训阶段,我们以历史明古今,开未来;以现场鉴历史,见未来;以未来创历史,做当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潘家恩教授所提到的“历史感”“现场感”“未来感”。在驻村实践阶段,我们走出了乡村浪漫化想象的“象牙塔”,回归到现实乡村生活的“泥巴墙”,结合所学乡建理论,丰富乡村实践经验。我们深入进行劳动教育,亲身体验农民耕作的艰辛,强化了对三农、对粮食的感恩和敬畏之心;每周集中组织鱼池夜话学习,组织策划了端午节村歌比赛活动,努力在实践中融入农村、增长见识,并通过“微笑”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迅速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
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感受到一群新青年青春逐梦的激情。我们在建设一个温馨团队的同时,也温暖着周围村民的心。我们在母亲节为村里老人送上鲜花和祝福,给村民分享自己亲手做的麦粑、亲手摘的李子,我们用青春洋溢的笑脸感染着村里人。村民们说:“村里来了一群大学生,村里有了一群新青年,村子就活起来了。”
这次实习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我们新青年脚踏泥土,相见在乡建,以鱼池村为起点,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我们在乡村大课堂上志存高远、扎根田野,以袁隆平学长“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教诲践行做人的学问;以“心系三农”的为农情怀,在校园与田园间践行“乡村振兴田间行”的乡村实践。这段弥足珍贵的实习经历将会印在我的记忆里,并内化成养分,不断滋养着心灵深处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作者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20级本科生)
小小绰号 大大力量
袁嫒
季节变换,万物更新,我们在鱼池,我们在成长。从春季到夏季,我们主动揭开对乡村浪漫化想象的面纱,以“空杯”的心态脚踏泥土、漫步田野,在乡村向土地学习、向农民学习。在为期两个月的乡土实践中,我们找到了一个能够拉近与村民距离的方法——给自己取绰号。通过一些能够展示实习生显著特征的绰号,让村民记住我们,为后期诸多工作打下基础。
在乡村中,给他人取绰号十分常见。村里人取绰号常常以外貌特征、生活环境、辈分、人物性格等为依据。在曾经物质和医疗匮乏的农村,为了让刚出生的孩子顺利长大,都会取一个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的小名,这些绰号常在村庄内部传递,一叫就是一辈子。绰号是乡村文化的一种。一些耳熟能详的绰号已经成为村民们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小小绰号背后蕴含的是农民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进入村庄以后,我们发现在农村,人们对起绰号、叫绰号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为了工作开展顺利,让村民们对我们留有深刻印象,鱼池T亩组每个成员结合村庄文化以及自身特征取了别具一格的绰号。
绰号的传播,是价值认同的传递。在村歌入社及日常村庄漫步的过程中,我们都会以自己的绰号进行自我介绍,村民们听到我们介绍自己的绰号时常会哄堂大笑。但正是这种带有土味、诙谐意味的绰号让村民们很快记住我们,在下一次见面时还能立刻以绰号同我们打照面。也正是这种方式能深入村民的内心深处,结合乡村本土文化的工作方式,让村民跨出认同我们的第一步,为后期工作的成功开展打下了基础。
小小的绰号背后蕴含的是乡村工作方法,走的是乡村工作的群众路线。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方法实则是基于对乡村文化的深度洞察,是契合当地村民传统文化习俗的,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这种将乡土文化渗透到日常乡村工作中的方法才是适合当地、有生命力的工作方法。此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村庄的潜能、村民的潜能,领悟到了乡村振兴应该因地制宜立足本土特色资源有序推进。作为青年人,未来我将继续在乡村的广阔舞台上有一分光、发一分热,为乡村贡献青春力量。(作者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村歌中的组织振兴
邹丽筠
在村歌比赛这一个多月的筹备组织过程中,我们联合村委班子召集各社社长召开了两次动员大会,并入社持续跟进九社一区村歌教唱和比赛动员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村歌比赛不仅唤醒了鱼池村失落已久的乡土文化,更让老龄化严重的鱼池村重回年轻有活力的状态,让村民关系变得更亲密、更有凝聚力。村歌比赛从策划、筹备到组织再到最后顺利圆满举行,对鱼池村来说,这是村民组织的振兴,对于我们青年人来说,也是一次组织的回望和归寻。
最开始入社教唱村歌时,村民是不理解、不自信甚至是抗拒的,我们直面的是长久以来乡村发展或乡村振兴中最基础的难题——组织困境。当我们走群众路线,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用村歌比赛的形式让他们不再做时代发展的局外人,共同为祖国、村庄、家庭的发展进步歌唱时,他们又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村庄,温暖了人心。我们重新让村民意识到他们本就是这个村庄发展的主体,而他们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希望。通过这次村歌比赛,鱼池村的村民又重新组织起来了,他们见面会用村歌打招呼,他们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唱村歌,为村歌编舞,甚至会在过生日的时候唱村歌来庆生。村歌将村民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不再是一盘散沙。
对于我们实习生而言,这次实习也把青年人重新组织了起来,让我们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力量。作为本地乡建青年,在整个村歌比赛的策划、组织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村民的力量,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力量,个人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青年人的迷茫并非无解,青年人的出路并非渺茫,广大乡村,大有可为,我相信青年人的理想与抱负可以在广大乡村真正落地、实现。
百年乡建,生生不息。村歌比赛不仅仅是一场唱出水平的比赛,更是两种组织困境解决路径的探索。这次实习经历让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另一种路径,也让我找到了青年人成长的另一片土壤。愿“乡村振兴田间行”活动越办越好,期待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更愿鱼池村能由文化振兴、组织振兴走向全面振兴。(作者系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现重庆市南岸区温铁军工作室工作人员)
乡村振兴先要振“心”
卢丹
乡村振兴,振兴的是什么、怎样振兴?在来到鱼池之前,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还停留在“想”的阶段。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乡村振兴,先振人心。振兴人心,本质上就是振兴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在乡村工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肯定村民的主体性。先要让村民意识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这是组织他们的行动基础。尤其在乡村工作中,更要重视村民的智慧和力量。他们是村庄真正的主人,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村庄。因此,要对他们好的想法和建议给予充分肯定,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二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鱼池村的内生促外发就是很好的例子。先团结积极分子,凝聚次积极分子,再吸引观望分子,逐步凝聚,达成行动上的团结。且这种调动最好是在同他们建立一定情感连接的基础上,有了情感认同,才能有敞开心扉说真话的可能性。乡村工作中更多是需要村民的信任,有了忠实的“村粉”,才有可能说服其参与,进而带动其他村民的积极性。三要帮助村民树立正确价值观,改造精神世界。这是基于前两步的基础,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大多数村民有着丰富的农耕经验、生活经验。要将这部分美好的品质和经验进行总结,更加深入人心,使村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不断提高,更要在精神世界上不断丰富。而在这部分工作中,要极其注意方式方法,常反思、常总结,既不能盲目鼓励,也不能一味否定。
乡村振兴首在“振人”、重在“振心”。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是精神文化的繁荣。在开展乡村工作中,一旦能够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将对乡村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主体,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唤醒亿万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建设意识和角色意识,增强对于乡村振兴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质赋能。[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