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新的计划——至少用5年时间,为蝴蝶写‘三部曲’,目前第一部已写成。”前不久,诗人、博物旅行家李元胜新书《借得此身无归意》在南岸区大众书局首发。在新书分享时,这位可能是“地球上最喜欢蝴蝶的诗人”透露了自己的目标。
《借得此身无归意》近日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此前,该系列的《旷野的诗意》《万物闪耀》已先后出版。这些作品,是李元胜20余年来穿行旷野记录下的顿悟瞬间,以微小的生灵折射生命的壮阔。随着考察的深入,李元胜的创作有哪些变化?他又有哪些新的感悟?重庆日报记者为此专访了李元胜。
考察视野逐渐收拢
“自我保护比奋斗精神更重要”
《借得此身无归意》由金佛山、四姑娘山、缙云山、四面山的6篇考察笔记构成,以作者的亲历感受,展现了激动人心的发现之旅。“在野外考察20多年,顿悟和启发的瞬间非常珍贵。”李元胜说,这些让他或喜悦或震惊的瞬间,促使他按下快门,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李元胜告诉记者,博物旅行笔记三部曲都可以让读者在其中遨游,但同时各具特色。《旷野的诗意》偏重富有灵性的文字,讲述了野外考察对他写作的影响,更受文学爱好者欢迎;《万物闪耀》指向物种本身呈现出的生命之美,颇受科普爱好者喜爱;《借得此身无归意》则通过考察案例,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更好的相处模式。
李元胜谈到了“克制”。“野外考察主题经过不断扩大之后,我有意识地把它收拢,用至少5年时间,专注观察西南山地和海南岛等地的蝴蝶,为蝴蝶写‘三部曲’。”他说,他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年龄增长,需要对自己进行更多保护,“自我保护比奋斗精神更重要,克制方可走得长远。”
欣慰同时感到忧心
“意识到生态的价值,地球才有未来”
作为长年累月行走在野外的博物旅行家,李元胜对许多自然保护区都了如指掌。
“总的来讲,我考察过的区域,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保护区,自然都被保护得挺好,甚至有些地方为了保护生态还付出了旅游收益的牺牲。”让李元胜感到欣慰的还有,一些地方在积极探寻人和自然相处的模式,取得了进展,比如系统修复生态的缙云山。他在《徒步缙云山》一文中写道:“没有任何宣言,蝴蝶们很自然地接管了房屋消失后的空旷山坡。但大自然将如何整体接管并运作200多户人家离去后留下的空白,还真是值得长期跟踪和观察的题材,相信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不过,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在欣慰的同时,李元胜也感到一丝忧心。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往日常见的物种渐渐难觅踪迹。在他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青少年抓起。“当我们能意识到生态的价值,地球才有未来。”李元胜说,他非常高兴地看到全国自然教育的蓬勃兴起,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野外探索莫追求刺激
“山城的步道能看到足够丰富的自然”
青少年走进大自然接受研学教育,不能盲目为之。
李元胜认为,森林研学教育一定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首先是对青少年的保护。在幼儿教育中,自然都是亲切美好的,动物都很可爱,但实际并非如此。
李元胜说,开展森林研学教育,要求教师掌握专业技能,学生也要遵守相关规范,不能凭着感觉来。他认为,当森林研学教育涉及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时候,我们的克制更需要加强,我们需要更加敬畏自然。
当下,森林徒步在深受青少年欢迎的同时,其中也潜藏隐患。“我不推荐所有人都去荒野徒步,其实真的有较大危险。更不要去无人区徒步,这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也会给管理团队带来极大压力。”李元胜说。不过,他更推荐大家到健身步道徒步,“重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可能90%的重庆人连渝中区的步道都没走完。此外,缙云山也有很好的健身步道,在山城的步道也能看到足够丰富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