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楼宇“咖啡香”吸引“凤凰来”
重庆软件产业聚集地之一的两江新区海王星文创园,宽敞的咖啡厅、头脑风暴区、交流讨论室……张弛有度的工作氛围很受年轻人喜爱。
去年底完成装修的海王星文创园,将一处公共空间改设为咖啡厅,不少在园区上班的员工都喜欢闲暇时来这里喝一杯,提神放松。
重庆爱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是文创园新入驻企业之一,专门从事汽车行业数字化及智能化应用。“这里汇集了不少优质软件产业资源和人才,还有轻松的办公环境,可以让我们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爱车天下的员工告诉记者,他们对园区的创新创业氛围十分满意。
“让楼宇充满‘咖啡香’,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渝创新创业,这是‘满天星’行动的意义之一。”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傅晓表示,在制定“满天星”行动计划时,市委、市政府进行了通盘考虑。软件产业从业者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对生活品质、社交氛围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咖啡屋等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另外从承载场所来看,商业楼宇既有创新创业气氛,又有高品质生活环境,非常适合发展软件产业。
“通过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不仅让全市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被激发,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来渝就业。”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自“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以来,该局针对软件产业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实施“渝创渝新”创业加速计划,推动软件产业创业服务“扶上马”“送一程”,形成了多个“一对一”跟踪帮扶创业项目,实现充分就业。
“人才是发展软件产业的‘第一资源’,一年来,我们不遗余力进行人才招揽和培育。”傅晓表示,比如我市通过重点高校、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人才实习实训基地等,加强软件产业人才引育,特别是首次设立“重庆英才—软件人才专项”并评选出10名优秀人才。组织开展校招、企业专场等各类招聘活动上百场,签约招聘各类软件人才超5万人。
盘活闲置楼宇创新软件产业平台
你能想到么,居民小区竟然“藏着”数字经济产业园。
去年以来,巴南区收集储备莲花街道云水苑小区1.8万平方米闲置楼宇,建成“云水苑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挂牌成立以来,已入驻数十家数字经济企业。
以存量楼宇为载体,创新软件产业发展平台,这项举措在我市中心城区已经蔚然成风——比如面积20平方公里的渝中半岛,有着近400栋写字楼。“可以说每栋商业楼宇都是一个产业集群。”渝中区经信委负责人说,该区“经济脉搏”就“藏”在这些楼宇里,软件产业正是渝中区楼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商业楼宇、产业园区等平台资源发展软件产业,形成一批资源集约、产城融合、智慧智能的产业集聚区,成为重庆既能带动软件产业发展、又能盘活楼宇经济的“关键一招”。
“整个中心城区,就像一个‘超大软件园’,分布在各区的一栋栋楼宇,就是汇聚在软件园里的‘星星’。”傅晓介绍,这一年来,我市将以前“综合型+特色型”产业园区发展“老模式”,转变为利用存量楼宇发展软件产业的“新方式”。如此一来,不仅实现存量楼宇资源集约化利用,有效盘活楼宇经济,同时通过软件产业赋能楼宇经济,让商业楼宇既有创新创业气氛,又有生活品质气息,成为发展软件产业的最好载体。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共收储楼宇面积230余万平方米,使用126万平方米;全市累计挂牌建设重庆软件天地、重庆市汽车软件园、金凤软件园等26个软件产业园区,培育形成6个市级网络安全产业园,评选出首批14个市级“满天星”示范楼宇,极大丰富了软件产业发展平台载体。
深化“满天星”培育“启明星”“北斗星”
将软件产业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立足本地制造业优势推动“以硬生软”,是“满天星”行动计划的发展策略。
一年来,该策略让软件产业为制造业赋能的作用非常明显,次第亮起的“满天星”勾勒出重庆软件产业“新版图”——
截至目前,全市纳入日常运行监测的软件企业有3600多家,其中累计培育规模以上企业610余家,国家重点软件企业4家,市级2022年重点企业171家、优秀产品131个,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和优秀产品36个。一年来,市级引进软件产业重大项目66个,合同投资额超430亿元,各区引进软件产业项目270余个。
“满天星”行动计划,为重庆软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激活了市场,增强了吸引力。目前,重庆聚焦工业软件、汽车软件等关键技术,发布了3批“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带动一批软件产业园区、企业入选“国字号”项目,包括我市获批“成渝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仙桃数据谷软件园入选第10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
“在深入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的同时,我市还将加快形成一批软件产业‘启明星’‘北斗星’企业。”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培育壮大软件企业为主线,将正式发布实施《重庆市加快培育“启明星”“北斗星”软件企业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此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产业集群向产业生态转变,有力带动“数字重庆”“制造强市”建设。
按照规划,今年全市将聚焦工业软件、汽车软件等重点领域,统筹抓好场所、场景、企业、人才、生态,力争全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3600亿元,到2025年超过5000亿元,跻身全国软件产业“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