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这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为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勇担知农使命,厚植爱农情怀,锤炼兴农本领,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更好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要勇担知农使命。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农业向来是头等大事。加快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考卷,当代青年生逢其时,责无旁贷。一要主动走进田间地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加速推进,互联网广泛发展,当代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对“三农”的了解越来越少。当代青年只有主动从网络空间走进真实的田野,从课堂书斋走进村院炕头,才能真正读懂我们国家,领悟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二要聆听土地深处的回响。主动走进乡村只是第一步,当代青年要在田垄乡间学会和群众对话,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通过乡俗俚语探寻农耕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的独特效用,在砖墙泥瓦中进一步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规律,真诚倾听人民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百姓疾苦,破除“做客”“镀金”心理,要以“他乡”为“故乡”,在乡村发展中寻真问题、求真学问。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要厚植爱农情怀。爱农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让父老乡亲们共享发展成果,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当代青年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厚植爱农情怀。一要把心种在村屯农家。“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底色”,早已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面对当今世界的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当代青年要掌握好思想的总开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涵育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增进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心,在与乡亲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中沉淀为民情怀。二要把脚扎进黄土大地。乡土中国,不仅有美丽的山林田野,也是广阔的基层大舞台,更是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开阔视野和增长才干的社会大课堂。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扎根农村一线,走进农村深处,关注农民所急所需所盼,真心实意解决父老乡亲在生产生活中的真问题,热爱乡亲、扎根乡土,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实现人生价值。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要锤炼兴农本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青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要从“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引领者”,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内功。一要下好调查研究的“先手棋”。要带着问题走进乡村,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随机走访、问卷调查、大数据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敏锐探析出乡村振兴中的难点、堵点、淤点和痛点,结合所学知识因地制宜地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二要善于“自讨苦吃”。积极主动深入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挑重担子、接烫手山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躬身农村深处,拜师于农民,问计于农民。在脚踏实地的实干中,攻克科技难题,想出致富法子、蹚出发展路子,做出一流学问,以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精气神,善于“自找苦吃”,甘于“自讨苦吃”,用青春抒写乡村振兴的美好华章。
(作者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