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大足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思想先行、守正创新,推动理论舆论同向发力、内宣外宣同频共振、网上网下同心引导、文明文化同步提升,加快促进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大足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让思想铸魂更加坚定。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紧跟一步。理论学习抓住“关键少数”。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指导督促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分专题、多层次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全区形成“领导干部专题学、党员干部示范学、线上线下全员学”的生动局面。创新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做好三篇大文章——部门“一把手”说》《贯彻党的二十大——“敢闯敢干 唯实争先”大家谈》等学习活动,引导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大足实际谈认识、找差距、强措施,努力做到以思想的清醒推动思路的创新。理论宣讲引领“绝大多数”。围绕“文艺化宣讲融入文艺活动、生活化宣讲融入生活场景、时代化宣讲融入时代脉搏”的“三化三融入”理论宣讲模式,创建“理上网来”“石说新理”等线上线下理论宣讲品牌,全覆盖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村村讲、周周演”活动,精心组织“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 建设新重庆”基层理论微宣讲,持续深化“六进”“榜样面对面”宣讲,用理论宣讲“一根针”串起服务群众“千条线”,让党的声音响在基层、热在基层。理论阐释做到“心中有数”。发挥理论研究项目制度牵引作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出一批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和大足辨识度的理论成果。
让主流舆论钟声雷鸣。群众在哪里,舆论宣传就要跟到哪里。聚焦“强信心”加强正面宣传。充分发挥区属融媒扛旗引导作用,以创办《新渝报》为新支点,精心组织“当好桥头堡 共建经济圈”系列采访报道,举办镇街“晒产业·晒产品”媒体推介活动,开设“白塔瞭望”“群言堂”等时评专栏,用心宣传好“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市委有要求、大足必落实”的具体实践和积极成效。围绕“聚民心”强化舆论引导。紧盯媒情、网情、社情,不断加强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召开“大足石刻文化新城建设”等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营造携手同心、团结奋斗、温暖明亮的社会氛围。抓实“深融合”建设媒体矩阵。积极“借船出海”,畅通与中央、市级主流媒体等的新闻素材共享、新闻选题共商渠道,建立起多层级的媒体宣传矩阵,共同讲好大足故事。深化区属媒体融合建设,推动报、台、网、端、播协同发力,大力打造《精美的石刻会说话》《光影大足》《融小飞融小拍》等品牌栏目,不断提升大足宣传的辨识度、知名度、影响力。
让文明建设浸润人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社会、一座城市,主流价值犹如空气和水,须臾不可缺失。发挥文明创建主抓手作用。依托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开展“党建促文明”最佳实践案例评选推广等创建活动,抓实抓细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增力度、盯进度、添温度,让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真正落到实处。突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主阵地作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建设,打造“文明大足·时刻有礼”“大足小宣”“文明来敲门”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举办“文明实践项目评选巡展”活动,推进数字赋能文明实践工程,持续优化文明实践生态圈。抓好先进典型示范主牵引作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做好道德模范、时代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1人获评“中国好人”、2人获评市级典型,持续引领提升社会成员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
让文化培根固本强元。高品质的文化文艺服务,是涵养灵魂之根、增进价值认同、打造区域“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持续厚植文化根脉。全力抓好大足石刻文物保护,持续办好“大足石刻大讲堂”“牵手大足石刻”等文化交流活动,全力推进老街老巷城市文化传承“毛细血管”修复。努力创作文艺精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造《诗画大足》《巴岳山下的重汽岁月》《爷爷的画卷》等一批精品力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建立战略合作,积极打造大足石刻主题文艺作品。全力释放文化活力。举办大足区文艺作品展、“大足好礼”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大足区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西部动漫节等系列节会活动,积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力筹办首届新民俗文化艺术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全面提质增效。
(作者系中共大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