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同质化才能提升辨识度让历史地标成为人文标识C919“飞”出科技自强新高度我市全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避免同质化才能提升辨识度
让历史地标成为人文标识
C919“飞”出科技自强新高度
我市全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历史地标成为人文标识

王瑞琳

  华灯初上,车流如织,繁华的山城夜景里,一栋米白色洋楼矗立在闹市一角,仿佛穿越历史的入口。这栋楼,是位于解放碑附近的中英联络处旧址。近日,与之相关的话题“打卡重庆‘布达佩斯大饭店’”在网络上热度攀升。老洋楼变身新网红,奇妙的融合正在赋予这一历史建筑新的生机。

  老建筑之于城市,是文化之魂的栖身之所,是发展之路的历史地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近年来,重庆一直在这方面下功夫,截至2022年,重庆共有696处历史建筑,它们正在经历“重生”。保护好、发展好包括老建筑在内的历史地标,就是在为传承城市精神和文明努力,在为城市的升级与发展蓄力。

  保护历史地标,有时值得城市建设为之“让让路”。时针回拨,近20年前,在解放碑商圈如火如荼的改造中,中英联络处旧址一度面临被拆除的危机。然而,相关部门经过考证与调研,决定对其进行保护利用。这一决定不仅让老建筑在去与留之间迎来转机,也为城市带来新的历史地标——2013年,中英联络处旧址成为重庆的又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历史地标,是推进城市建设的重大课题。历史地标见证了城市的风雨变迁,城市更新也需要留存一个又一个文化记忆的载体。回想,我们对历史地标的“声援”,从未降低音量;放眼全国,各地都正以“绣花式”的精细态度,落实对历史地标的“微改造”“微更新”。

  今天,新重庆正奋力打造人文之城,保护城市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升级人文景观,无一不是题中应有之义,而赋予历史地标“新生”,与这个目标的达成息息相关。

  要让“人文”成为一座城市的鲜明标识,就必须做美做优既有的历史地标。历史建筑、老街旧巷乃至于废弃厂房里,都生长着城市的人文脉络。一座城市给予历史地标多大的善意,历史地标就会反馈一座城市多大新意。中英联络处旧址成为互联网宠儿、吸引各地年轻人前来打卡,说明了这一点;“悦来庄稼”成为多部影视作品取景地、把“重庆工业风”吹到全国观众面前,验证了这一点。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不妨就从运用好“家底”着手。丰富的历史空间资源,还蕴含着许多值得挖掘的潜能,这需要相关部门持续转变思维、创新思考,把珍贵的历史地标推到人们眼前,推到屏幕上面,让历史地标生生不息,成为独具辨识度的人文标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