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江津花椒、巫溪洋芋,这些重庆农产品享誉全国。上周,“城口香菇”还漂洋过海出了国。这些走出深山、走向世界的重庆农产品,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品牌辨识度较高。
品牌,是品质、形象和文化的聚合物,是竞争力的标志。近日,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明确提出,打造在西部地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乡村振兴品牌。辨识度,是一个品牌或产品被提及时,人们反映出的知晓与认可度。对农产品而言,只有差异化竞争,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凸显出品牌辨识度,进而为消费者所认可。
当我们拿起“差异化”的放大镜,近距离观察众多重庆农产品,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乡村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许多农产品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很多优质产品,苦于缺乏品牌辨识度,常常面临着质高价低甚至困守深山的窘境。破解这种困境,需要我们以更开放的眼光、更有力的措施,持续提升重庆农产品的品牌辨识度。
提升辨识度,质量是前提。没有过硬的质量,品牌建设无从谈起。许多农产品,都是从田间地头直接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为了确保质量和安全,就需要从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严格的质检标准和监管处罚,把好产品质量关。同时,通过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使我们的农产品加速实现绿色转型,进而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品牌核心竞争力。
提升辨识度,要用好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巴味渝珍”“三峡牌”……重庆拥有不少已经做出规模的区域公用品牌。想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许多工作要做得更细更实。相关部门要主动出手,积极作为,在管理过程中,整合相关行政资源,解决好品牌管理中的监管缺位、重复管理等问题;在品牌授权中,要坚持高标准,保证质量,不贪多求全,突出优势产品,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在品牌运营中,要根据产品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品牌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提升辨识度,要做强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重庆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活跃农村经济、引领小农户发展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其暴露出的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很明显,亟需相关部门再帮一把、再扶一程,帮助他们拓宽产业发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抓手,品牌强盛是产业兴旺的抓手。对重庆而言,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既是马拉松,又是接力赛,需要我们拿出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唯实争先、真抓实干,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巴渝大地培育出更多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向好,助力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