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情感之桥二十多年坚守“精神粮仓”用心用情温暖每个读者帮助村民致富增收“星星点灯”照亮我们的阅读之路沉浸式还原阅读场景让书香浸润乡土
第009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搭建情感之桥
二十多年坚守“精神粮仓”
用心用情温暖每个读者
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星星点灯”照亮我们的阅读之路
沉浸式还原阅读场景
让书香浸润乡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4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光印记书屋:
让书香浸润乡土

  ⑥ 2022年“书香重庆”十佳最美阅读空间时光印记书屋。

  【“星星”档案】

  获评2022年“书香重庆”十佳最美阅读空间的时光印记书屋,位于城口县河鱼乡,中式仿古建筑风格,与场镇巴渝新居建筑相得益彰。书屋现有藏书35000册,囊括政治、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综合六大类,以及报刊杂志5种,并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普法课堂、婚育讲座、实用技术培训、健康讲座等活动1200场,切实把文化“种”到农民心里。

  “我们这个书屋已开办了12年,藏书丰富,重点为针对农村阅读群体的图书,让农人‘读得懂、用得上、留得住’,而且我们经常结合农民实际需求举办读书活动、主题讲座等,让书香浸润乡土,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阵地。”城口县河鱼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兼时光印记书屋管理员陈迎春说。

  于2011年3月投入使用的时光印记书屋,主体建筑占地300余平方米,配置有完备的阅览桌椅、办公桌等设施。“书屋结合村民的作息时间,每天8点30分至17点30分开放。”陈迎春称,为防止和克服书屋重建、轻管的现象,确保书屋建设取得实效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年来,她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书屋内,还自学并熟练掌握了图书管理、分类、编号、登记、上架、借阅、保管、服务等相关业务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书屋建成后,针对部分村民认知上的差距,他们还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发、农村党员会等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宣传书屋,吸引更多的群众借阅。同时,在“4·23世界读书日”“6·1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书屋还开展了政策法规宣传、普法课堂、婚育讲座、实用技术培训、健康讲座等活动,进而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我们书屋的月借阅量可达300册以上,主要为青少年群体、农村留守人员等。”陈迎春说,“现在种庄稼,不能光靠经验,还要掌握科学技术。技术哪里来?书本里来呀!”

  如今,到时光印记书屋阅读,或者借书带回家看,已经成为村民贾会云平日里的习惯。他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抚养小孩,他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在家创业,种植了六七亩天麻。他经常到书屋看书、借书,还经常阅读时政新闻、消费新闻等,为自己的天麻销售收集信息、找出路。“我就曾通过一则报纸新闻,联系到一位买主,一次性卖了3万多元的天麻。”贾会云开心地说。

  (本版稿件由记者赵欣、韩毅、赵迎昭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