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记录新征程”2023年纪录片大会在渝召开,来自国内100多家纪录片制作机构的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围绕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等相关话题展开思想碰撞。
“记录新征程”2023年纪录片大会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中共重庆沙坪坝区委等单位承办。活动旨在褒奖年度优秀纪录片节目、栏目和纪录片人,激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推动纪录片产业的大发展。
目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如何?重庆纪录片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来看看与会专家、学者怎么说。
一次机遇
纪录片大会永久落户重庆
此次纪录片大会是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年度重要事项。
此前,纪录片大会已在佛山、广州、厦门等地成功举办了十一届。2018年,该活动永久落户重庆,被业内众多人士称为“重庆纪录片事业、产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大会宗旨在于,团结广大纪录片人,置身新时代、记录新征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老百姓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这些,都是纪录片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开幕式上,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说。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题材类型不断丰富,质量明显提升,现象级作品不断涌现。同时,纪录片总时长的大幅增长,为纪录片的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观点碰撞
如何创作?如何融合文旅?
在大会主旨发言和耕读分享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纪录片的创作”“纪录片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等主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影视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在主旨演讲中谈到了纪录片的任务。在他看来,纪录片是手法最灵活、形式最多样、内容最多元的公共视频产品,承担着记录时代、记录生活的任务。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冷凇用4个关键词来揭示纪录片与文旅融合的关系:“首先是传播,纪录片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比制作更重要;第二是视角,纪录片助力文旅,离不开超宏观与细节视角的结合;第三是细分,要重视文旅产业圈层的细分,比如美食类、生态类;最后是拓展,助力文旅,纪录片类型需要有所拓展。”
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梁则分享了纪录片的纪实手法在生活中的运用,“如今,拍摄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用户记录生活的可能性,但我希望看到更多创作者具有思考的表达。”
视线聚焦
重庆有丰富的纪录片创作资源
谈及纪录片大会永久落户重庆,祝燕南表示,重庆有着丰富的纪录片创作资源和优秀的创作人才,具备成为中国纪录片之都的优势。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影视发展研究中心战略所所长赵捷也认为,重庆具备成为中国纪录片之都的基础。
如何夯实纪录片之都的地基?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主任杨书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重庆尚需在自身定位上作调整。我觉得要有更大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眼界和起点来谋局、破局,让产业落地生根,形成森林效应和生态效应。”
他认为,打造纪录片之都,意味着重庆纪录片的创作要转变观念,不能只关注传统的历史类或是人文类纪录片,而要更多关注时代发展,记录当下现实的变化,以真挚情感讲述有温度、有真情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