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承办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类比赛巡讲活动 |
核心提示
2022年12月16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成绩公布,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曹琴琴、刘晓莉、王永超、彭晓菊团队代表重庆市出征并荣获全国一等奖。
耀眼的荣誉,是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江南职业学校”)内涵发展之路的生动注脚,也是对学校扎实推进“双优”建设的充分肯定。
自2021年6月立项“双优”项目(A类)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建设“引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庆领先、全国一流、世界水准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聚力实施提质培优计划,坚持扎根农村办学,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市及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书写“双优”项目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
推新举
“三灌浸润”精准落实“三全育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职学校如何才能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江南职业学校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构建“喷灌、滴灌、渗灌”的“三灌浸润”育人新体系来回应。
近年来,学校构建“校领导联系专业系、中干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宿舍”和党员干部“带头学习、专研、上课、考评”的“三联四带”工作机制,以“头雁”引领为学校德育思政工作“充电蓄能”。同时,制定岗位育人职责,形成部门分工、全员协同的责任体系,全体教师人人发力、主动尽责。
创新“智慧+”手段,借助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生管理评价智慧化系统,师生通过手机APP人脸识别,采集、记录学生学习、生活等全过程数据,线上线下协同,充分展现“全过程育人”。
打造以“砺德、砺学、砺行”为核心内涵的特色“砺”文化,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开展理想信念、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砺”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环境育人氛围,体现了“全方位育人”的发展战略。
如今,学校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2门课程成为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市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
近两年,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职教高考”升学率99%以上,知名企业就业率、稳定满意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文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李宪洪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冯坪坪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南职业学校“三灌浸润”精准实施“三全育人”,帮助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奋发向上、德技并存,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了金桥。
硬支撑
“三教改革”持续提升育人质量
新时代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的要求下,“三教”改革已然成为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
江南职业学校顺应时代潮流,以建设“双优”项目为契机,将“三教”改革作为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健全教师递进式培养体系、实施项目驱动式名师培养、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赋能”教师;丰富多元化课程建设资源,“升级”教材;推行模块化教学方法改革,“激活”教法。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江南职业学校“三教”改革往实里做、往深处走,形成了一批名师团队、一批精品资源、一批卓越课堂,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去年,学校教师参加重庆市中职教学能力比赛、班主任能力比赛、优质课竞赛获4金1银5铜。学校连续5年代表重庆参加国赛并已获12金7银3铜,参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教师主持研究成果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主持《以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为载体深化“三农”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课题立项,成为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第八批试点项目;主研市级以上科研课题7个,开发新型实用专利3项,编写出版各类教材16门……“三教”改革之路,惟进步不止步。
学校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双优”建设中来,加快建设高质量职教体系,在建设“五地一城”和技能型社会新征程中做出新贡献,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出实招
“四化合一”蓄势赋能乡村振兴
两年时间,培训4万余名农民,培育种养殖大户58个、家庭农场39家,孵化新型经营主体13家,2.6万多名受训农民回乡从事种养殖业增收致富……
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南职业学校一直承担着培养农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
学校将培养“三农”人才纳入双优项目建设特色自选项目,着力提高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
早在2014年,学校就牵头组建重庆市江南农民就业创业培训集团,探索实践以“集成化建设‘学校+’综合化培养平台、靶向化定制‘产业+’精准化教学内容、项目化实施‘路径+’行动化教学方式、增值化开展‘服务+’立体化评价手段”为核心内容的“四化合一”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农民致富,服务乡村振兴。
通过整合集团内“政、校、企、村”培训资源,对接津东园林花卉、津南富硒旅游、津西林下养殖等种植主导产业,实施“网格”培训;组建1支农科专家团队和1支由28名农学专业教师和农技员、农村“土专家”以及企业技术骨干构成的农技培训师资;开发《九叶青花椒标准化生产》等7门融通课程,编写“口袋式”技术手册12本;校企、校村共建田间学校12所、技术服务中心15个,组建3支农业“110”科技推广服务队……一系列结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农科教结合的举措,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全方位服务“三农”。
目前,《农村中职“四化合一”培养三农人才的江津经验》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职业院校服务重庆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培训品牌《“硒”望花椒》成为重庆市首批重点培育打造的培训品牌。
数说成果>>>
产教融合有深度
◎与109家企业达成合作;
◎建设3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职工培训基地;
◎建设3个“双基地”和15个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新引进1家服装生产企业入驻学校;
◎与3家企业共建江津区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与15家企业共建田间学校;
新增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立项市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
社会服务有广度
◎开展各类社会培训39572人次,技能鉴定15722人次,年服务收入238.26万元;
◎与江津区鼎山街道、通泰门社区共建2个社区教育基地、1个老年学习中心,开发13门老年教育网络课程,服务老年人3046人次;
◎立项1个市级老年教育建设项目,承办市级以上技能大赛、经验交流8次。
信息建设有力度
◎建设1个教学资源平台,新增各类资源5000项,“智慧职教”平台上线课程12门;
◎学校网络带宽超过千兆,改造智慧教室5间,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5个;
◎开展信息化2.0教师全员培训,立项1个市级、1个区级、4个校级信息化助推专业建设课题;
◎立项建设1个市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校成为教育部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首批共同体成员单位。
付茂勇 文秀月 陈锐 图片由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