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通脐橙国际航班重庆市汽车产业商会成立达硕人类疾病模型动物全球中心落地永川川渝两地今年将基本实现住房公积金领域协同发展全覆盖今年将推动川渝两地档案互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实践 助力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国网北碚供电公司:网格服务进企业  获赠锦旗赢赞誉保险业务机构地址变更公告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葛兰镇营销服务部撤销公告
第005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开通脐橙国际航班
重庆市汽车产业商会成立
达硕人类疾病模型动物全球中心落地永川
川渝两地今年将基本实现住房公积金领域协同发展全覆盖
今年将推动川渝两地档案互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实践 助力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国网北碚供电公司:网格服务进企业 获赠锦旗赢赞誉
保险业务机构地址变更公告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长寿支公司葛兰镇营销服务部撤销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气象实践 助力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从1961年到2023年,我们已经历了63个世界气象日,其中有9次主题与水直接相关。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以“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为主题,呼吁社会增进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了解,通过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应对挑战,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2023年世界气象日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50周年纪念日。由于温室气体吸热,如今全球平均气温比150年前高出1摄氏度以上。海洋更加温暖,酸性更强,冰川正在融化,海平面上升,水循环加剧带来更强的降雨和洪水,但对许多地区则意味着更严重的干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涌现,气候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只有对天气气候水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实现趋利避害,让生命更安全,让生活更美好。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既是江河交纵的山水之城,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丰富的水体和水岸资源影响着复杂的天气系统,也造就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天气气候景观资源。近年来,我市气象重点工程列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峡后续工程等重点项目,“党政领导、气象牵头、部门协作”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气象助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强化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气象保障。围绕生态空间优化,开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内涵及指标体系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和“三线一单”划定气象评价。围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组建生态气象与卫星遥感监测中心,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围绕国土绿化扩面提质,加强森林防灭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气象服务,服务“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围绕三峡库区生态综合治理,开展极端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和石漠化区域监测评估,助力增强库区生态涵养功能。围绕大气环境治理改善,强化重污染天气共同应对、应急响应一体联动,大力推进“蓝天行动”人工增雨作业,实现“蓝天常驻”。

  坚决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在做好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写好气象文章。念好“山字经”,加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气象服务保障,打造69个市级优质农产品、宜居宜游乡村气候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用好“水资源”,开展三峡库区重点河流和水库富营养化遥感监测评估,助力守护“一江碧水”;开展温泉精细气候区划,助力发展温泉康养产业。打好“气候牌”,持续推进三峡生态气候旅游示范带建设,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等20个国家级气候生态品牌,助力重庆全域旅游发展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写好“碳文章”,国家大气本底站、国家气候观象台落地重庆,积极推动广阳岛生态气候监测站建设,开展碳源碳汇监测核查研究,有效服务重庆适应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坚决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求,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紧扣“早、准、快、广、实”,不断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升自然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将防御工作纳入全市防汛抗旱救灾应急体系统筹推进,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政府和社会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重点强化流域暴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加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森林火灾等生态灾害风险预报预警服务。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基本建成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预警工作体系,预警工作站实现村级全覆盖,重大灾害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坚决贯彻落实“气象工作关系生态良好”要求,切实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结合西南气象业务能力提升,初步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和“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智慧气象业务技术体系,生态气象大数据平台实现18个部门、110类数据共享,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布局不断优化,气象观测空间分辨率达到6.3公里,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2.5公里,暴雨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90%,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当前,全市气象部门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部署要求,按照“一院二装置三实验室四创新平台”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气象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家西部气象科技创新高地。今年2月8日,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在重庆挂牌成立,将气候资源向农业、能源、旅游、康养、双碳等产业转化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力争重庆成为更多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成果诞生地、全国气候资源经济转化创新资源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将助力重庆气象部门在推进气候资源经济价值转化和低碳清洁型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气象优势,切实以高品质气象服务保障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高质量建设。

  天气、气候和水处于生生不息的动态循环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关注天气、气候与水,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重庆气象部门将携手各方资源力量,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气候资源向经济产业转化,共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更加美好的明天。

  顾建峰(作者系重庆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