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指出,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发展。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支持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打造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武隆区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干出新样子、交出新答卷,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武隆新贡献。
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擦亮旅游国际化特色金名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做深产业链、提升贡献度”主线,围绕国际标准、国际品牌、国际产品等深化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化升级。持续深耕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文旅产业链,抓好仙女山“碳中和”景区及配套PPP项目、旅游国际化配套项目等标志性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围绕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大力发展户外拓展、房车露营、低空飞行等文旅新业态,打造一批赏景型、康养型、怀旧复古型高端酒店、精品民宿、主题营地,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巩固提升荆竹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创建成果,构建线上线下高净值客群营销矩阵,不断放大“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建设成效,持续提升“世界自然遗产·天地大美武隆”品牌价值。
推动绿色示范创新,优化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绿色品牌化、资源价值化、发展融合化,积极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机制,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主动“+旅游”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绿色工业示范,加快培育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三个百亿”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产业集群,全力建设全市旅游装备产业园。打造绿色农业示范,重点发展“一主两辅多元”特色产业,加快国际创客艺术村、武隆高山番茄谷等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打造“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示范区。推进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培育“旅居武隆”“武隆美食”“武隆有礼”等消费品牌,打造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绿色服务业产业集群,将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成为世界级康疗基地,建设全市国际旅游消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参与全市“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建设智慧武隆运营管理中心,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绘就城乡共美新画卷。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提升,限高、退距、亲水、增色、添香、赋文,加快半山城区、高铁商务区建设,打造羊角温泉不夜城,建成投用北滨路、喀斯特文化休闲中心综合体,把城市客厅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精雕细琢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农民增收、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铸魂“四大行动”,增强人才、主体、数字、服务、改革“五大支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凤来镇高寿村全军乡村振兴和军民共建示范村,将沧沟乡打造成为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统筹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突出区域中心镇建设,实施“强镇带村”工程,加快建设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汇聚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强大合力。坚持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全区上下更加坚定自觉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健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制度机制,细化“十件大事”“八个显著提升”等量化抓手,专班化推进、条目化分解、模块化管理,闭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五大行动”,打造用好“两山”转化成效榜、民乐村美光荣榜、“双晒”及工作成效竞进拉练等赛马平台,不断强化“干部敢为、全区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浓厚氛围。实施“聚才兴武”行动,发挥好绿色发展实践论坛品牌效应,深化打造“幸福候鸟”“文旅青创城”等人才品牌。一严到底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在武隆的生动实践。
(作者系中共武隆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