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这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与方向,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跃迁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就是党领导人民追求现代化、创造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光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近代以来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入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性战略谋划,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不断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为人类现代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肩负起领导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使命,科学擘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时代特征和重要制胜法宝,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善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新时代新征程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就是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二是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凝聚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和坚强意志。三是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心骨,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坚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自我革命中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以“赶考”姿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篇章。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DJ014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