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北区观音桥商圈,市民在路边擦皮鞋。(摄于2022年12月3日)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
2月18日,家住中央公园泰山大道7号的艾莉开车在周边方圆几公里转了几圈,没有找到一家店能为自己女儿的校服更换拉链。
城市新社区难觅换拉链、修鞋这样“小修小补”的“老”生意,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艾莉的遭遇,并非个例。前不久,家住庆隆南山高尔夫国际社区的何先生,想给皮衣上油,但发现小区周边没有一家这样的店。他不得不开车到5公里外的茶园“小修小补”。
近日,商务部表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重庆日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解放碑、南坪、观音桥等商圈和老旧社区普遍存在“小修小补”生活服务业态,在照母山以北的礼嘉、中央公园等城市新片区,几乎看不到其踪影,连一些上了年纪的当地居民都表示自己家周边很少看到这种“老”生意。
一方面,是城市新社区居民需要这种“老”生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版图的扩大和市民居住地的迁徙,那些在老城区扎根多年的“老”生意经营者,也盼望着能在城市新社区开辟自己的业务。
2月17日,在解放碑邹容支路,一条约30米长的小巷,竟有6家修鞋、配钥、服装补洞、衣服大改小的“小修小补”店。马路上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尽是操着不同口音的人们,走进来照顾生意的并不多。
在这里修伞的周师傅说,他在这里待了40多年,但近10年来不少老街坊邻居都搬走了,外地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自己的生意还是每况愈下。两年前,有人建议他到照母山光环一带开店,自己到那儿一看,全是租金不菲且面积偏大的门市,根本没有容身之地。
“城市新区的规划中,并没有考虑到‘小修小补’这种业态,没有给他们预留空间。”重庆大学教授廖成林认为,城市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同时,也要兼顾传统的“小修小补”商业形态,让都市气派和市井气息相依共存。“小修小补”虽然事情小,却是百姓刚需,而且从事“小修小补”也是一种就业选择,可以给小摊贩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满足差异化消费诉求。推进“小修小补”进社区,这也正是让“小修小补”回归百姓生活的目的所在。
廖成林建议,目前已建成的新社区可以考虑为“小修小补”生意划定专门的经营区域,例如拿出大的门市划成若干个经营摊位,从而摊薄成本。同时,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可以考虑给一定租金补贴,从老城区吸引一批“小修小补”经营者前来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