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波 |
|
《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
作者:杨义先、钮心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推荐人:高新波,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IET)会士,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长。 |
站在通信发展的最前端,未来通信将何去何从?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通信发展的整个历史,然后让历史告诉未来。而要了解真正的通信发展史则应当从遗传编码开始,这就是《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一书的作者杨义先、钮心忻教授告诉我们的一个与众不同的通信简史。
这本科普著作丰富有趣而又脑洞大开,思路大胆而新颖。两位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和抽象的生物遗传和生长与通信技术之间的联系,并试图从生物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启发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
与《生命是什么》一样,《通信简史:从遗传编码到量子信息》也是一部“跨界之作”。
1944年,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生命是什么》,提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毫无根据”的大胆猜想。然而,正是这本“不务正业”的跨界之作,后来成为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经典之一,它激励了威尔金斯、克里克、沃森等青年物理学家“跳槽”到生物学领域,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当今,通信、计算机科学乃至人工智能,都和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通信科学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返璞归真,从最初模仿的生物学中寻找思路,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今天,全球5G通信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通信界业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却都产生了一种悲观的思想,即认为“香农信道容量危机”(注:即随着5G手机等为代表的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端到端通信的香农信道容量极限即将被逼近)已经逼近,摩尔定律正在失效,也就是说数字存储容量的增长速度已经达不到摩尔定律的预期,通信的发展很快就要到达顶峰,通信理论和技术也没什么发展空间了。
这本书告诉大家,人工通信目前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人工通信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回归自然通信,比如“语义通信”或者“意念通信”。
这听起来有点科幻,但是,哪一次科技进步不是源自科学家不着边际的“幻想”之中呢?关于未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