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承与比较——传统音乐与中日音乐比较研究文集》一书编入了作者周耘的60余篇论文,包括传统民俗音乐、道礼乐、世界多元音乐和音乐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涵盖历史、形态、审美、文化生态等研究范畴,其中的道礼乐研究、中日音乐比较等,能代表我国当下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水平。
我的音乐学写作始于攻读硕士学位课程期间,开篇论文刊发在《黄钟》1989年第1期上,是关于土家族民俗音乐研究的,算来竟是30年前。
10多年前,著名音乐理论家童忠良先生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感言,每当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都很激动,很快乐,直至热泪滂沱。当时的我,徜徉学术领域十载有余,研究论文颇有积累,可文稿完成的艰辛虽没少体验,激动落泪的记忆却全无储存,时闻大师心语,顿如醍醐灌顶:学术研究与收获需要感情投入啊!
从那以后,我的论文写作多了点儿快乐感追求的自觉。虽然,绪论数易其稿之烦,本论拓展不顺之恼,结论言辞不畅之惑,仍如影随形,或许心态变了,每当论文完稿,艰辛竟随风而逝,快乐自油然而生。又是10多年转瞬过去,在艰辛与快乐的一次次转换过程中,亦或是在艰辛一次次融化于快乐的过程中,论文数量实实在在的增加了。为此,我由衷感激当年大师的棒喝。
《传承与比较——传统音乐与中日音乐比较研究文集》的71篇文章选自我从1989年至今发表的百余篇音乐论文。原拟按撰写时序编排,以反映自己学问追求从艰辛压顶到快乐初现的过程;最终按文章的研究内容编排,以符合传承与比较的文集主题,并方便阅读。文集具体设四个栏目,分别为传统民俗音乐15篇、佛道仪礼音乐11篇、中日音乐比较16篇、音乐评论与世界音乐13篇。另有译文16篇,多为日本音乐及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的内容。
回想起来,自己能够在以上音乐学术领域有些许感悟与收获,得益于研究生期间导师杨匡民先生等武汉音乐学院一众业师的谆谆教诲;其间有幸北上游学,聆听名师课程的经历,则开拓了自己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视野;之后数年的东瀛留学体验,从京都艺术大学、大谷大学、东京艺术大学诸位教授那里,学习到日本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得以开启自己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的新领域。感念一众师长的教诲之恩和提携之情,此文集是对师恩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