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集团用心用情惠民生 助力重庆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
第027版:建功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 “两会”专题·轨道集团
上一版 下一版 
轨道集团用心用情惠民生 助力重庆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道集团用心用情惠民生 助力重庆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

  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

  9号线二期花石沟车辆段

  10号线二期南纪门轨道专用桥

  重庆中车长客单轨2号线组装车间

  车站工作人员帮助乘客购票

  轨道交通是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现代化国际水平的重要标志。山城重庆,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2022年,面对疫情、高温、干旱等超预期因素的多重冲击,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以下简称“轨道集团”)战疫情、战高温、防风险、保安全,确保了在建线路“不停摆”,运营线路“不断线”;用心用情惠民生,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用扎扎实实的成绩书写最生动、最真实的民生答卷。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发展的关键之年。”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峙表示,今年也是重庆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的承上启下之年,集团计划完成投资110.67亿元,将提速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加快交通强市和国际性综合枢纽城市建设,为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贡献轨道力量。

  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由12条运营线路构建而成的“环射+纵横”运输体系达到478公里,2023年一季度运营里程将达到500公里,这将助力重庆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

  “抢”而不乱“赶”而有序 在建项目和运营线路不停摆

  在建轨道交通项目,一头连接着投资,一头连接着民生。早日通车是轨道集团一直追求的目标。

  去年三、四季度,正是工程建设冲刺年内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重庆遭遇形势复杂严峻的新冠疫情和罕见的持续高温。轨道集团坚持疫情防控与工程建设两手抓、两不误,最大程度做到项目不停工、加速冲。

  疫情发生后,轨道集团在设置建设防疫专项组的基础上,第一时间成立了施工现场疫情防控组、内部职工疫情防控组、督导监察组3个专项工作组,2万余名干部职工实施“闭环管理”。针对项目人员到岗难、物资配送难的现状,集团领导积极协调,全面解决。

  线上视频会、线下协调会,深入一线建设工地、运营区域等20多处……疫情期间,王峙带领班子积极督查指导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协调解决难题,确保了2022年12月初151个工点、8000名轨道建设者第一时间复工复产,营造出了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4号线西延伸段、5号线北延伸段、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等10个在建项目也实现“加速跑”。

  在运营方面,轨道集团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管控模式,先后开启“24小时驻守”“8天+”大班制和“闭环管理”工作模式,加大力度对车站消杀、测温、防护等工作,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在疫情防控最艰巨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的畅通。2022年12月5日,重庆轨道集团所辖的轨道交通所有车站均实现了开门迎客,进一步发挥了城市公共交通骨干作用。

  针对异常的高温天气,轨道集团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大安全投入,实施错峰施工、换班轮休等方式,避开高温天气时间段。

  推进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一直是重庆轨道人探索的方向。2022年12月12日,重庆首个轨道租赁住房投资经营管理平台——重庆市轨道租赁住房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将分批推进大学城等16宗轨道设施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为城市迭变注入新活力。

  持续“为民办实事” 让轨道交通更有温度

  疾驰而来的轨道交通列车横贯中心城区,搭乘市民去触摸城市的脉动。重庆轨道交通延长了夜间收班时间,全天运营时长在全国排名第二,不仅进一步方便了市民出行,同时助推了城市夜间经济的繁荣发展。服务品质的提升,正温暖着每个人。

  “在通勤路上停下匆忙的脚步,买一束鲜花,一天的工作与生活也会多几分色彩。”针对轨道交通车站售卖鲜花,市民作出这样评价。在轨道交通30多个站,设置鲜花自动售卖机和口罩售卖机,不仅带给乘客一份浪漫,也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轨道集团着力在“便民出行、为民服务、提升幸福指数”上下足功夫,推出的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托举起市民“稳稳的幸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换乘更快捷。2022年9月30日,轨道交通沙坪坝站换乘大厅及换乘通道正式建成投用,乘客不用出站,2分钟时间内实现高铁、轨道、公交、网约车、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间换乘。

  乘坐更温情。2022年2号线首次上线8编组列车,3号线从机场到鱼洞实现8编组列车;推出99个站点“纳凉区”,上线“强冷”“弱冷”车厢等;上线新版9号线、10号线、5号线列车。

  出行更放心。民生发展,安全为先。2022年上半年,重庆轨道交通已实现“两单两卡”全覆盖。2022年1至5月,轨道交通列车延误事件数量同比去年下降59.68%,运营设施设备可靠性(5分钟以上延误间隔里程)同比向好148%。

  构建“环射+纵横”运输体系 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

  近期,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捷报频传: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10号线二期已经进入扫尾阶段,有望2023年春节前开通;5号线北延段也有望一季度开通。届时,沿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山城重庆,两江怀抱,“四山”纵贯中心城区南北,打造“安全、准点、可持续”的轨道交通不仅是重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涉及市民群众日常出行的民生实事。

  如今,随着轨道交通线路的延伸,今年一季度,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即将跨越500公里。届时,轨道交通日均客流运力将达600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例将达50%,轨道线网规模、客运量排名中西部前列。

  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意味着什么?王峙表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的有北京、上海、广州等6座城市。突破500公里,意味着重庆运营里程将在全国轨道交通行业中名列前茅,重庆轨道交通的运能运力将大幅提升,每日能够为至少600万乘客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务,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0%。

  500公里的轨道交通,不仅覆盖了重庆中心城区全域,还延伸到部分主城新区,为促进城乡融合、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打好基础。重庆已迈入世界级地铁城市行列。

  轨道装备产业从无到有 产值近千亿元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轨道集团正全力配合、积极助力重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

  “在全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速发展的同时,重庆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还促成了一个新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未来将有力地带动全市装备制造业的提档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王峙表示。

  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重庆已形成以跨座式单轨技术及装备为核心的产业链,全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装备90%以上实现国产化配套,重庆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覆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涉及相关企业达40余家。在标准制定和规划设计领域,拥有单轨设计与系统设备监理技术的重庆轨道交通设计院和重庆单轨工程技术中心;在产品制造和专业服务领域,引进了中车长客等企业,形成了车辆产业集群发展;在工程总包领域,培养了重庆单轨公司、重庆机电工程公司、重庆建工集团等拥有总承包业绩的8家大型企业集团;在产业配套领域,拥有重庆机电集团、西南铝集团等设备材料供应商10余家。此外,重庆轨道装备产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先后参与印尼、巴西、泰国等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如今,随着轨道交通的延伸,也推动了沿线产业发展。轨道交通蔡家曹家湾站曾经是一处荒凉的地铁站,如今周边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目前蔡家已经华丽蝶变为现代化的“蔡家智慧新城”,入驻企业达1000余家,工业产值约280亿元,日益成为企业家投资、落户、深耕的一方热土。

  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轨道交通6号线出行便利,照母山区域已经汇聚了5000余家企业,工业软件、汽车软件、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此实现产业成链成群。

  推进“轨道+文旅”融合发展,文创品牌打造开启新篇章。由轨道集团自主设计的李子坝文创商标顺利注册,完成列车盲盒、穿越李子坝纪念币等文创产品及中国航天纪念票卡开发,实现“山城巷”“湖广会馆”、银行积分商城等多销售渠道开拓。目前,李子坝文创主题馆已推出文创产品60种,约200款。

  壮大轨道交通数字经济 “四网融合”轨道交通体系将基本形成

  争分夺秒、全力冲刺!

  2023年,在全市着力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的背景下,重庆轨道集团将全力保障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准点,推动在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转型,切实缓解客流大站高峰时段拥堵问题,全年力争5个项目建成通车,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努力实现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集团将谋深谋实今年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工作,确保一个个项目干出效果、干出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峙表示。

  2023年,轨道集团将以优化运营线网和提升客流强度为重点,具体包括建设上突出“又快又好”,运营上突出极致体验和因地制宜,做好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组织,推动站点提质增效,强化安全运营保障,确保品质服务在线;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推进TOD综合开发项目落实落地,实现商业资源集约利用,努力打造“重庆轨道交通”品牌。

  凸现惠民生、暖民心,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轨道集团将加强设施设备可靠性管理,建立车辆、信号、供电等关键设备智能运维体系,狠抓风险隐患管理,提升设施设备运行可靠性,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轨道集团将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经济发展作出的系统部署,抓好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智慧服务蝶变升级,以全自动运行、智慧车站2条重点技术路径,攻关实践智慧赋能节能降碳的关键技术,推进24号线智慧轨道创新示范项目建设,数据标准体系及大数据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提速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将按照“中部加密提质、两槽加速成网、新区贯通辐射”的思路,以优化运营线网和提升客流强度为重点,实现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支持高水平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国际生物城、智慧园、艺术湾,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

  预计到2030年,重庆运营及在建线路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四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将基本形成。

  新征程已经开启,新蓝图催人奋进。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轨道交通从业者,轨道集团将主动把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去谋划推进,以世界级轨道交通运营商的视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潘锋 图片由重庆轨道集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