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城市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空间载体。在漫长演进过程中,历经了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城市发展动力、空间格局及与自然的关系演变等,可大致分为:第一代城市(古代城市)、第二代城市(近代城市)、第三代城市(现代城市)和第四代城市。而第四代城市的出现,利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实现城市产业结构“智能化”和“数字化”、空间结构“去中心化”和管理模式“孪生化”,并实现向自然生态、人本和社区的回归。因此,需要在认识前三代城市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第四代城市,并从规划上提出应对策略。
第一代城市是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后建立的大型非农人口定居点,起止时间是从公元前约3000年至18世纪60年代。第一代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小,城市功能布局中,军事防御性的城墙或城堡往往构成城市外围结构,城市道路讲究整齐划一并往往与商业街道结合;贵族、城市管理者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往往布局在城市中心位置,并以其为核心安排居住区、文化宗教区、商业区和自然景观区等。这个时期的城市强调与自然、地形地势充分结合,城市选址和设施布局注重依山傍水、因地制宜。
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对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和产业结构均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城市从第一代城市(古代城市)迈入第二代城市(近代城市)。尽管产生了许多“城市病”,但第二代城市为大量的农村人口提供了进城工作、生活和接受近代工业文明“洗礼”的机会。与第一代城市相比,第二代城市的经济职能更为突出,工业生产日益成为城市主要的经济活动,并深刻影响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
1898年“田园城市”提出后,人类社会真正步入了现代城市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出现。“田园城市”等现代规划和城市改良思想,提倡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和较好的城市配套设施。这个时期也诞生了现代规划城市理论,用于指导现代城市建设。在第三代城市初期,城市规划主要是住房和社会规划,通过住房的规划,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及配套公共卫生、教育和医疗等设施。到了中期,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交通工具的提升,城市布局中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在第三代城市发展的后半程,通过城市更新、功能混合、慢行交通优化、产业调整等,城市中心区的工作、居住、休闲等环境品质大幅度提升,交通拥堵缓解,增强了其对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2010年前后,第四代城市开始萌芽。第四代城市是指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推动下,与自然共生、回归人本和回归社区的由非农人口构成的大型定居地。第四代城市一方面是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和管理模式的迭代;另一方面,分别实现了向自然生态、人本和社区的回归。对于第四代城市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规划。
建立多中心、多层级、混合的均衡城市空间结构。在去中心化的功能引导下,第四代城市(需要达到一定人口规模)不再仅仅是一个中心,而会呈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这些中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均衡地承担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休闲等职能。在每个中心内部,依据规模,建立类似于新加坡“新镇”(或片区)、社区和邻里等不同等级的空间载体,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在第四代城市的产业结构影响下,产业空间的布局会出现以下几个特点: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合产业空间,一些生产和制造不一定在产业园区或工厂完成,而是在办公楼、住宅楼、商业中心或社区公共空间内完成;消耗类的仓储空间减少。在过去的城市,人被动地适应空间。而在第四代城市里,可以在一个社区空间内综合布局居住、工作(包括生产)、休闲、学习和交流等功能和设施。不仅横向空间越来越混合,纵向空间的功能也可以多元和混合。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出发点构建空间和设施。首先,第四代城市将高效利用城市空间,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并通过公共住房政策的改革和合理评估城市土地价值,使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家庭实现居有定所、安居乐业。其次,全面彻底诊断城市拥堵的本质,在铁路、市场、码头、机场、人口稠密的商业区、居住区、娱乐区、大型学校与医院等之间找到某种恰当的关系,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实施一定的管控;有区别地对待不同交流流量和速度压力并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等级的标准和设计,形成“金字塔”型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同时,将车辆占据的部分道路重新还给行人和骑行人流。再次,借鉴“家庭收纳”概念,通过“城市收纳”,将不符合人尺度的街边车辆等集中起来,通过兴建多层停车楼、共用公交车场站和充电场所等方式,构建整齐的城市秩序。最后,要想方设法挖掘隐藏于城市中的自然、生态、历史和人文禀赋,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在整齐和秩序基础上,尽量创造独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
构建可变、灵活的交通空间体系。第四代城市将对城市交通空间带来巨大影响。无人驾驶的普及,将把人从繁重的运输和驾驶中解脱出来。同时,车辆的管理也变得更加便捷,当车把人送到办公室、学校或住家后,就会自动前往下一个服务目标所在地,这将大大减少停车场的数量。未来大部分车辆是共享化的,通过新的交通组织模式“出行即服务”,出现小型化的公交车或中型化的网约车。此外,空中的无人驾驶应用也将更加丰富。作为城市日常空中通勤的飞行出租车将越来越普及,地面堵车状况有望缓解。这些飞行出租车及送货无人机等会停在住宅楼、办公楼、商场等的楼顶。在地下空间,无人驾驶货车负责载送城市物资。快递无人机直接将物品送到居民窗户外指定的“快递邮箱”。
模糊城市与自然边界逐步迈向自然中的城市。传统城市遇到的种种挑战,促使决策者和规划师,在充分尊重自然与深刻理解自然的基础上,逐步意识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规划面向未来的探索方向,这包括破除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对立边界,让城市融入自然并隐于自然中;最大限度地保留本地原生态自然环境和生态体系,避免开发干扰;尝试构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社区,满足包括食物、就业、娱乐、交通、社交等日常所需的所有功能。例如,2021年,新加坡正式提出新的城市规划愿景,即从过去的“花园城市”(197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花园中的城市”(1990年代中期至2020年)迈向“自然中的城市”,表明了新加坡已经在第四代城市的赛道上布局,推动新加坡城市进一步向自然和生态回归,强化新加坡在生态领域的国际竞争优势。
更加注重场所营造,提升社区凝聚力。第四代城市社区空间,类型会变得更丰富、多元和综合,品质也越来越高并更突出地方特色。除物理空间外,由于居民深度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第四代城市的社区治理会更人性化,也会变得更有韧性,更有能力应对各类挑战。第四代城市向社区回归,场所营造将发挥更重要作用,现阶段大多数城市的空间,是以第二或第三代城市理念为基础构建的,注重建设住房和提供物理空间,但较少考虑或评估空间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是否与居民的需求相匹配等)。比如,传统大学校园的空间主要是满足教师、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教学、学习、居住、运动休闲等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较少有其他功能。通过营造的方式赋予闲置场所和空间新的生命、记忆和目的。
依托超级大数据和智能平台的新型规划工具,构建“镜像”城市系统。在新加坡,目前已经广泛开始依托超级大数据和智能平台E-Planner,实现数据辅助规划决策、改变规划流程和提升规划师能力的目标。在整合的数据架构中,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领域的数据:规划与发展数据、社会人口统计数据、人口与车辆流动数据、传感器的数据和公众意见反馈。建立的分析系统包括五大主要步骤,从数据数字化、整合数据,到系统化、建模和模拟。有了好的基础条件和数据分析系统,就可以更好地分析智能规划的情况。当城市有了重要系统的数据库和基础数据平台后,下一步就是构建“镜像”城市系统,以满足智慧可视的本质需求,所见即所得。首先,这样的“镜像”系统赋能城市管理者,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可视化管理、城管部件可视化定位、城市用地信息可视化监测、城市应急指挥可视化决策等方面,能更好地满足管理与决策上的高层次应用;其次,它也将赋能公众,通过全域可视化的三维孪生实时场景进行问题查询和处理。
变革城市规划学科。面对“新”的城市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影响下不断更新的城市,城市规划学科需要借用新数据、新方法和新技术更新研究城市的方法论,以及更新我们对城市这个客体的认识论,形成“新城市”的科学和“新”的城市科学。与之相对应,城市规划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思想都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建成环境变化。非常重要的是,整个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培育适应第四代城市规划的未来规划师,并以培养具有“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和艺术家的眼”作为原则和标准。通过在大学设立“城市实验室”,以实践中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作为大学导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并将实验室形成的解决方案放到城市具体场景中进行测试,各子系统测试后的成果又通过实验室的平台进行综合集成,并通过一定的知识平台向外输出。
(作者系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首席规划师、中国住建部全国市长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重庆中新示范项目战略研究中心外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