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奔头,我们不用跑外头”预制菜“拼”出一桌年夜饭“现在党的政策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3个公园今年上半年将竣工开放爱心礼包暖童心 图书角里长知识郭成忠同志逝世何海泉同志逝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助力“两高”发展行稳致远
第009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老家有奔头,我们不用跑外头”
预制菜“拼”出一桌年夜饭
“现在党的政策好,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3个公园今年上半年将竣工开放
爱心礼包暖童心 图书角里长知识
郭成忠同志逝世
何海泉同志逝世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助力“两高”发展行稳致远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助力“两高”发展行稳致远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生态环境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市生态环境部门砥砺奋进、多措并举,着力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成效显著。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性和坚韧性不断增强,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气质更佳、颜值更高。

  新的一年,我市将继续鼓足干劲,确保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行稳致远,助力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

  四面聚焦 生态向好

  截至目前,2022年,我市生态环保领域迎来一系列好消息。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同比增加6天,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优,梁平区获评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城口县、巫山县分获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碳排放数据质量控制、碳监测评估试点走在全国前列,连续16年未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成绩单”背后,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也得益于生态环境部门的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牢记殷殷嘱托,我市聚焦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做到更大范围抓落实见成效。已成功申报“十四五”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成立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新命名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街道)38个以及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同时,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首创跨省域“无废城市”共建先例,川渝联合执法等实践案例形成示范。

  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到更深层次抓落实见成效。打表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299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打好碧水保卫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连续3年评价空气质量6项指标100%达标;打好净土保卫战,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要求;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入选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

  聚焦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到更有章法抓落实见成效。推进“双碳”工作开局良好,加快构建“1+2+6+N”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率先制定钢铁等8个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工程指南,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碳排放指标累计成交3999.54万吨,排污权累计交易3.73万次。

  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到更大力度抓落实见成效。持续深化督察整改,交办的5687件群众举报总体办结率为100%,锰污染治理、主城排水系统溢流整治、铁峰山违建拆除等重大事项攻坚成效明显,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提升。

  五方发力 再立新功

  2023年,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努力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探索新路子,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助力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

  具体来说,从以下5个方面发力。

  围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展现新作为。用好用活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标准,充分结合市情,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全力支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项目落地,更好地服务。

  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彰显新担当。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协同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江心绿岛保护利用和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围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赢得新成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破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以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在流域综合治理、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方面锻长板,在实现细颗粒物与臭氧治理协同增效上筑底板,在农村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域“无废城市”建设、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搭跳板,稳定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

  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构建新格局。推动“1+2+6+N”政策落实,突出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西部地区示范模式,深度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联维,培育提升地方碳市场,加强“碳汇通”平台产品开发供给,抓好气候投融资等试点示范,提高经济发展“含绿量”、降低“含碳量”。

  围绕强化川渝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干出新业绩。提速推进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地见效,深化“无废城市”共建,加强跨区域数据信息互联共享,实施“双碳”联合行动、联动督察执法等,助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詹米璐  张沥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