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四年用户超6000万 这家渝企有何高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古镇赶集 年味儿浓渝中区签约2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农民工返乡创业最高可申请20万元贷款我市已投入40余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重医附一院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投用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成立四年用户超6000万 这家渝企有何高招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古镇赶集 年味儿浓
渝中区签约2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农民工返乡创业最高可申请20万元贷款
我市已投入40余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重医附一院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投用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唯实争先踔厉奋发系列访谈16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左黎韵

  涪陵区是我市的工业大区、工业强区。近年来,涪陵区坚持“科创+”“绿色+”双驱发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科创、开放合作”三个高地和“城乡融合、绿色转型、高品质生活”三个示范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是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的核心。接下来,涪陵区将如何对标对表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重庆建设添砖加瓦?1月12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

  重庆日报: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都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您有什么理解和感悟?

  王志杰:全会把重庆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谋划,提出了“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的宏伟目标,立意深远,鼓舞人心。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重庆市情特征和发展阶段,排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也为涪陵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新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6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效益渐显,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位列全市第五。

  面向未来,我们将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涪陵抓落实。积极融入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构建竞争力强、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形成百亿级企业超过10户、上市企业达到10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突破4000亿元、10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亿元。

  重庆日报:全会提出将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的涪陵,将如何加快转型步伐,推动“老树发新枝”,“新树深扎根”?

  王志杰:我们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是构建“2+4+X”产业集群。推动华峰集团、万凯新材料等扩大投资,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夯实千亿级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吉利电池、赣锋锂电、钱江摩托西南基地、达新半导体等牵引性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推动华晨鑫源汽车向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同时,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四大百亿级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二是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实施“龙头引领”计划,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和关键企业,健全梯次培育机制,力争五年内形成10户百亿级企业、10户上市企业为引领,超过80户十亿级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强大企业集群。

  三是用“科创+”为产业赋能,高标准建设一批高端研究院,推动园区向绿色低碳、智能科技迈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积极构建“产业大脑”,建好“一链一网一平台”,大力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重庆日报: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保障,接下来,涪陵区还将如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王志杰:我们将进一步叫响做亮涪陵“服(涪)到位、零(陵)距离”营商环境品牌,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企业办事高效化、企业投资便利化等目标,进一步提升政务、法治、市场、创新和要素保障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政策,让企业“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

  同时,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全面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深化企业家沙龙活动、非公经济工作联席会议等政企沟通协商机制,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平台,促进干部主动服务,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好市场开拓、企业融资、物流运输、稳岗拓岗等困难问题,全力以赴抓项目、抓招商、抓服务、强主体、兴实业,营造起“敢闯敢干、唯实争先”的实干担当氛围,在全市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走在前、当表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