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松)没有惊心动魄的案件侦破,没有与犯罪分子的生死搏斗,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总队勤务二支队民警卓志杰却赢得了群众的认可。自2020年到轨道交通总队,卓志杰先后为群众寻找各类丢失物品200余件,帮助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三十余万元,救助醉酒等需要帮助的乘客30余人。
数百次帮助群众的经历中,有一次让卓志杰印象深刻,至今难忘。
2022年3月12日,来自巫山县的外出务工人员沈先生向卓志杰报警求助称,儿子乘坐轨道过程中,不慎将一个价值10余万人民币的人工耳蜗遗失,由于途经站点较多,他自己也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不见的,只能请求民警帮忙寻找。
“人工耳蜗就一个耳朵大小,在监控视频中看起来很模糊。”刚开始找,卓志杰就犯了难。他调看监控发现,沈先生父子当天上午10点过从轨道3号线鱼胡路站进站,到轨道2号线大坪站出站后,前往了大坪医院,这途中经过的站点不少,而且人工耳蜗特别小,在视频中很是模糊。
“我就只能用笨办法,一帧一帧地看视频,找出异常的地方。”从沈先生父子进站直到他们走进大坪医院发现人工耳蜗丢失,这段1个多小时的视频监控,卓志杰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甚至吃饭时都拿着手机在看监控视频。
刚开始看了几遍,卓志杰根本没有看出任何问题,甚至连人工耳蜗丢失的大概范围都没找到。可他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反复仔细查看视频监控。
“直到我发现一个细节,前一个摄像头拍摄到孩子时,我发现人工耳蜗还在头上,但下一个镜头拍摄到的画面里,人工耳蜗没有了。”卓志杰说,当时他很兴奋,以为找到了丢失的具体地点。
但结果并非如此,经过继续查看监控和研判,卓志杰发现有一个人,弯腰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而且那个人捡起来以后,一直拿在手里边走边看捡到的是什么。
“看得出来,那个人捡到东西后也很迷惑,不知道自己捡的是什么,一直拿在手上查看。”卓志杰告诉记者,但视频镜头锁定,那个人手里拿的,正是他要找的人工耳蜗。
历时4天,长达几十个小时的监控查看和实地走访,上百个公共视频镜头的摸排,终于帮沈先生寻回人工耳蜗。卓志杰说:“当看到沈先生拿着耳蜗喜极而泣时,我觉得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