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小学到大学长期积累、连续成长的过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只有在低学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精心引导和栽培,高学段才能更好地接稳“接力棒”。高校要牵头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通区域、学段、校际界线,打造思政育人共同体。
发挥高校人才优势,推动中小学师资共建。高校拥有一批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发挥优势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要统筹源头培养,通过增加思政专业师范生招生计划、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优师计划、卓越教师计划,借助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等方式,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解决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要鼓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课程理论研修基地、教学实践研修基地,与区域教育部门结对,统筹制订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性、长期性培养方案,通过鼓励优秀教师学历深造、参与名师工作室、开发专门培训项目等方式,统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养。要发挥高校自身兼收并蓄的学术环境与人文精神、推陈出新的学术气氛和研究机制,通过牵头组织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现实课题研究项目、特色项目,遴选组织一批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围绕启蒙道德情感、人格成长、价值塑造、政治素养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索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学生特点,提高引导学生的能力。
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推动中小学课程共建。高校要从教学过程的渐进性、层次性出发,推动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阶梯式发展。要牵头大思政课教学联盟,遵循“知事、懂事、讲文明”“知史、晓义、识是非”“明理、行道、铸信念”的认知过程,把高校思政课与小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全方位、科学化、体系化的安排,统筹课程内容,深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等,推动课程内容有序地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要打破“教学壁垒”,推动不同学段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常态化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将各学段知识相互联系和贯通,加强经验交流,弥合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的跨度问题。要主动了解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围绕高中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自主性,实现由统一模式培养向个性需求培养的转变,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发挥高校平台优势,推动资源同中小学共享。高校应转变自身角色,成为资源的整合者和输出者,发挥自身平台优势,积极推动中小学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跟现实结合起来、同历史贯通起来。要推动文化资源共享,加强对红色基因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把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为中小学思政课专题教学提供独具特色的教学素材库,实现与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有机融合。要丰富中小学思政课形式,开展微视频拍摄、公益广告设计、情景剧创作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带领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法院旁听、主题宣讲、实地寻访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思政课的魅力。推动数字赋能思政课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课堂,牵头开发党史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和实验项目等“大思政课”体验中心,与历史人物跨时空对话,深度体验历史场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式”和“沉浸式”课堂的乐趣,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