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指挥项目施工的张磊 |
2022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磊,是中交一公局万州环线三分部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他始终扎根一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紧盯前沿科技,聚焦创新攻关,有效解决了主塔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钢筋保护层合格率提高等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质量难题,先后参与和主导了10余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尤其是带领团队参与重庆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城市地铁轨道期间,两项工程荣获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新田长江大桥焊接式索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重庆交通强市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
扎根基层重实干 以身作则谋发展
张磊从最基层、最普通的现场技术员岗位起步,一步一个脚印,用奋斗贡献价值,实干成就跃升,很快成长为项目管理团队骨干力量。
重庆蔡家嘉陵江大桥作为中交一公局在重庆市场的第一个轨道桥梁工程,也是国内首例大跨径梁面渐变小半径平曲高墩移动模架施工的桥梁。面对复杂水文条件下进行基础施工等众多极端性难题,张磊当好参谋,勇挑重担,每天像钢钉一样坚守在工地上长达十几个小时,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当日任务不完成不眠不休,快速推进了前期水下施工、中期主塔施工、后期超高支架现浇施工等重要节点有效衔接,提前1个月实现主桥合龙。
在万州环线高速新田长江大桥建设期间,张磊坚持以创国优、绿色公路等“六大定位”为高目标导向,带领团队争创引领行业发展的品牌工程。在北岸主塔右幅原先设计中,存在涉水施工,对长江生态环保、航道安全通行存在隐患,张磊提前预判风险,主动对接专家,实现动态设计优化,让大桥主塔向前“跨一步”,轻轻“扭了一下腰”,巧妙规避涉水施工难题,节约工程投入1000万元。
矢志攻关当表率 致力创新争一流
为生产建设赋能,为技能提升助力。张磊积极响应上级工会组织号召,以千米级大桥为平台,带领全员投身“微创微改”“四新”“五小”活动,创新运用全封闭式液压爬模系统,大桥主塔施工应用国内罕见的6米高度节段模板,大大加快生产进度。研发出“钢筋定位尺精准检测”小工装,使主塔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一度达到98%,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破解了卡脖子难题,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提前2个月实现了177.5米的大桥主塔封顶,为项目入选“全国百年平安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均在百米高空、大江之上展开,是现代化高精尖建筑技术的精华部分,也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核心领域。先导索过江是整个施工体系的最先一招、关键一步。由于桥址地处三峡黄金水道,航道繁忙,为最大程度减少对航道的影响,张磊带领团队创新采用无人机牵引法,仅用3分31秒便完成“穿针引线”,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在新闻频道播报专题新闻,展示了新时代劳动者苦干实干巧干的风采。
此外,由于临江陡崖地带陡峭,气候环境条件复杂,钢箱梁吊装是新田长江大桥施工最具挑战性和创新的一道重点工序。张磊带领团队克服江风呼啸、气候寒冷等困难,针对10节钢箱梁无法垂直起吊的实际困难,见招拆招,借助“荡秋千”、空中接力的原理,让200多吨重的钢箱梁在空中先垂直起吊、后行走荡移的方式,最远距离达88米,一举创造了国内施工记录。
胸怀大局有情怀 肩负重任见担当
大事见担当,要事显忠诚。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张磊始终把一线职工和产业工人的安危举过头顶,把复工达产的大局放在心中、抓在手上、落在实处。特别是2020年2月,他果断调配2辆大巴车从江苏、湖南等地接回100多名产业工人,成为重庆首批复工复产的重点项目,提振了士气、鼓舞了斗志,有效对冲疫情影响。
3年来,万州环线项目三分部先后承办了重庆市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现场技术交流会、重庆重点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暨“三峡工匠杯”电焊工、钢筋工技能大赛等重要活动,获得了重庆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认可与好评,分部荣获“先进团队”一等奖,3名职工荣膺“先进个人”称号。
张磊带领300多名产业工人以建设大桥为依托,聚焦时代主题,在探索实践产业工人队伍体系建设方面先行先试,谋划和推动打造幸福小镇,搭载沉浸式教育培训基地,高质量建成重庆首座功能齐备产业工人生活园,让产业工人生产有保障、生活有品质、技能有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以环线三分部产业工人为核心主体的“三建三化”经验做法还入选全国总工会产改试点案例汇编,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全市当示范的标杆。
潘锋 范文庆 图片由中交一公局万州环线三分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