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好凝聚中国力量、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失守,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意义重大。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根本保证。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让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发挥持久作用。要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精神富有之人,让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融合发展,培育一心向党、信党爱党的新时代青年。要用系统观念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与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的复杂关系,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方向指引。要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青年,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时代最强音。高校要系统、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加强理论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断走深走心走实。要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全局。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努力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创新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全面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善于辨别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政治问题,研判风险挑战。在创新理论学习中增强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做斗争,敢于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要加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坚持新时代主流价值观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具有主导性,是整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有助于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强大精神合力。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引领作用,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把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元素,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青年内心,形成一个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校园氛围。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广大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阵地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政课堂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要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建设,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建好一支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学生成长成才扣好扣子引好路。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积极回应学生关注的政治热点、社会焦点、思想困惑,针对性地开展价值引领。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统筹各方面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让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充分发挥好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的育人功能。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充分融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
(作者系长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