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为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武隆区白马镇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对推进乡村治理的基础支撑作用,依托建立雪亮工程、社会治理基础网格和云上党建平台,推动乡村社会更具活力、和谐有序。
以“数字+服务”助力乡村治理补短板。聚焦解决乡村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梳理乡村数字化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一是完善设施强基础。围绕“平安乡村”项目,采取多方共建、信息共享模式,联合移动、电信、广电三家网络运营商,整合网络、平台、技术优势,构建“天翼看家”“移动看家”“优商助农”等村级联防监控系统,全面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开展村级联防巡逻、环境监管、异常事件告警,与雪亮工程形成有益互补。二是整合资源聚合力。实施“互联网+乡村治理”行动,建立数据汇聚共享机制,推进电商网络全覆盖,整合人、地、物、事等数据,充分挖掘乡村消费者潜力需求,打通城乡供需渠道,有效延长初级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流通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三是拓展应用促推广。依托“渝快办”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速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在乡村普及,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办事便捷程度。
以“数字+网格”助力乡村治理破难点。针对乡村治理手段欠缺、人才匮乏等问题,借助数字化改革东风,以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为抓手,创新构建“1+N”运行机制,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治理格局。一是建立健全信息网。建设“白马镇村(社区)网格化数字系统管理平台”,以数字村(社区)为核心,设立“镇-村(社区)-户”三级数字网格管理中心,将网格员和数字化监控相结合,形成网格合用、信息共享的综合管理架构,有效补充网格员监管盲区。二是选优配齐网格员。按照“规模适度、全面覆盖、方便管理、动态更新”原则,综合考虑地域面积、人口数量、行业分区等各方面要素,优选熟悉当地情况、能熟练使用应用软件的人员担任网格员,并通过定时集训、重点专训、个别指导等方式,逐步实现网格员队伍专职化。三是精细绘制网格单。围绕乡村治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坚持因地制宜和问题导向,制定责任清单、程序清单、考核清单,建立月抽查、季督查、实时指导的工作机制,明确监管范围和监管职责,将责任细化到人、量化到岗位,做到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实现乡村治理从粗放到精细转变。
以“数字+党建”助力乡村治理创亮点。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用活大数据技术,借力微信平台,开发推行智慧“云上党建”小程序,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织密党员“智慧网”。通过云上流动党支部、“新老党员薪火相传”行动,采取集中学、在线学、课后学等方式,实现“会场能学、线上能听、课后能看”,确保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学习对象到边到角,提高学习质量、保证学习效果。二是强化管理“责任链”。搭建可视化操作平台,制定党员承诺践诺、党建引领经济民生、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模块,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考核,确保党员用心践行工作、用爱服务群众。三是撬动内生“动力轴”。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资源,开展“积分制+”活动,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以奖为主、罚为辅的方式,以总积分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数据支撑,创新多元化积分兑换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作者系武隆区白马镇党委副书记、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