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以“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把握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新要求以文化自信自强书写重庆文化新篇章
第012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
以“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把握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新要求
以文化自信自强书写重庆文化新篇章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王艳 周高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液,为实体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服务支撑。未来,银行类金融企业应大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和应用场景建设,不断增强现代金融服务供给能力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紧跟“升级”方向,为企业投资精准“输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未来,制造业相关企业将在智能化、数字化设备购置,软件信息技术升级,以及节能绿色生产的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银行应更新完善贷款产品办法,扩大产品适用范围,优化客户准入条件,简化项目合规要件,重点支持市场成熟、技术路线明确、掌握关键技术、行业地位领先的传统优质客户转型升级。针对制造业单项、隐形冠军等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银行应大力创新推广专精特新“小巨人”信用贷,探索落地风险分担机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以解决此类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的融资难题,助力其技术创新和快速成长。

  突出“赋能”理念,与企业共建新型“工业生态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此,银行需要跳出金融做金融,依托其自身的金融科技和结算网络优势,与企业客户共同搭建开放共享的金融产业平台,提供覆盖垂直产业链的网络基础设施、交易撮合、订单分发、支付结算等服务,将银行金融产品深度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场景。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价值创造水平,最终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现金管理系统”主要服务于大、中、小公司客户和机构类客户,定位于其直接与该行业务系统相连接的电子资讯交换及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和人民币结算支付等金融服务,具备后续扩展至连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物理基础,进而实现银企共建新型“工业生态圈”。

  强化“普惠”思维,基于垂直产业链开展“综合授信”。借助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提升内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是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核心企业基于互联网平台可实现对生产流程和品质的高度把控,对厂房和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融资需求减弱,对产业链扩展的融资需求增长,承接其分包业务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也随之增加,该类融资需求呈现更加明显的“供应链金融”特征。银行可通过选择优质核心企业,对其产业链开展“综合授信”,深入传统产业内部各个环节,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实现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系统下沉、精准支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惠银行”。银行可依托整车制造企业对其产业链开展综合授信,覆盖原材料、模块制造、整车生产、销售、后市场等整个产业链条,涉及钢铁、整车生产、4S销售、维修保养等多个领域客户,进而有效提升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并对产业链授信额度实现总量管控。

  实施“智能”风控,建立基于生产经营数据的风险评价体系。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打造网络协同。银行应对标企业转型特点重塑风险评估体系。要强化与企业对接联系,实现银行业务系统与产业链平台数据无缝对接,及时获取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周转、销售等全方位动态数据,以深度掌握企业真实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生产运营信息。基于对数据信息的深度分析研究,结合银行风控系统理论和方法,实时、客观、准确地在企业非财务数据中筛选出核心风险因子,优化风险分析方法,建立比传统生产模式下静态财务风控技术更加前置、有效的风险评价模型,实现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精准画像,从而更好地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作者单位分别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